——2024年9月27日在武汉市武昌区第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上
武昌区城市管理执法局局长 山峰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2022年,区人大常委会任命我为区城市管理执法局局长,两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的有力监督下,我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区关于城市管理工作的统一部署,坚持依法行政、依法执法,带领全局上下攻坚克难、实干担当。任职以来,荣获全市防范应对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工作集体嘉奖,市、区绩效考评立功单位等荣誉,干部、共计获区级以上荣誉逾百项。现按照区人大常委会任后监督工作要求,将任后履职情况报告如下。
一、严守法律准绳,理论学习常抓不懈
树牢法律意识,自觉加强法律法规学习。始终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重要政治任务,自觉用法治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任职以来,主持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37次,其中法治专题学习23次,原文研读《宪法》《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加强对坚持全面依法治国、《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纲要》“十一个坚持”重要内容的系统学习。召开局党委会、局长办公会13次,学习贯彻法律法规、研究部署依法行政、规范执法工作,将法治专题学习贯穿于理论学习始终,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
提高法治素养,着力打造高素质干部队伍。严格落实“三项制度”,全面告别“手开单”,所有执法案件均在执法监督平台办理,“一案一档”,确保全过程记录、全证据集成、全流程审核。开展“线上+线下”双培训,组织全局公务员120余人参加国家工作人员网上学法用法学习考试,合格率100%,优秀率100%;线下开展以案释法培训4次,各类专题培训6次,累计培训人数300余人次,进一步提升了执法人员的执法水平。充分发挥法律顾问参谋助手的作用,定期听取法治建设汇报,确保各项行政执法工作有法可依、于法有据。
加强法规宣传,营造浓厚学法用法风气。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组织执法人员深入企业、社区、学校、商圈、临街门店宣传城市管理法律法规,以公园广场和车站码头为阵地,结合“民法典宣传月”“安全生产月”等特定时间,开展燃气安全、绿化条例和宪法宣传周等主题宣传活动40余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2000余份。
二、自觉接受监督,为民服务矢志不渝
贯彻人大决议,拥护人大权威。坚决贯彻执行区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配合常委会及各专(工)委参与《湿地保护法》《武汉市地质灾害防治和地质环境保护条例》等相关法规的执法检查工作。2022年6月湿地保护法实施,2023年6月13日人大常委会召开《湿地保护法》执法检查调研座谈会。我局作为林业主管部门,牵头负责湿地保护工作,组织落实湿地上图、湿地保护专项规划编制工作。按照人大工作要求,我在区人大常委会第19次主任会议上进行了《湿地保护法》实施情况汇报,并根据常委会反馈意见进一步落实整改,继续深入贯彻实施《湿地保护法》,不断完善制度建设,加大湿地保护力度。
积极配合调研,落实民生实事。积极配合人大调研工作,围绕着力提升城建惠民效能板块,接受区人大城环委的专题调研,汇报有关市政设施管理等方面的工作情况。根据调研反馈问题及代表提出的建议,结合工作实际认真研究,过程中与代表加强联系沟通,进一步协调联动、科学论证,切实推动各项意见建议落到实处。同时切实办好民生实事,围绕便利市民出行和提升市容环境面貌板块,早谋划、强部署、重实施,助推民生实事项目落地见效。
接受代表监督,办好议案建议。高度重视人大建议办理工作,不断加大建议的办理力度。任职以来,我局共承办人大代表建议138件,其中主办115件,协办23件(含重点议案2件),接案数量位居全区前列。截至目前,除8月新增闭会期间建议4件正在稳步推进办理中,其余我局主办建议112件已全部办结,代表均表示满意。我局承办建议内容涵盖环境卫生管理、市政设施维护、市容秩序提升、绿化养护修剪、燃气供热管理等城市管理各个方面的重难点问题,面对数量繁多的建议,我局积极对接、实地勘察、认真研判。对重难点建议,主动联系代表、街道、社区共同参与,讨论制定实施方案。对确因条件限制暂时未能办理的事项,耐心向代表做好解释工作,并继续积极探索解决方案。我局以议题案办理工作为突破口,举一反三,及时解决类似问题,努力达到“办成一件、解决一片”的效果,高标准完成办理工作,民生需求得到进一步满足,城市综合管理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三、依法履行职责,城市管理精益求精
我始终坚持全周期、精细化管理理念,聚焦高站位谋划、高质量发展、高效能治理,高标准落实城市精细化建设管理各项任务,依法履行职责,以“五个新”全面实现武昌城市管理精益求精。
(一)精细管理标杆,焕发城区新面貌
提升空置地块综合环境。因地制宜、以点带面,牵头开展42条背街小巷、21处空置地块环境综合整治。例如对黄鹤楼停车场围墙创意设计为“红墙”,打造旅游网红打卡地。
创建垃圾分类示范点位。以水果湖街道为全区垃圾分类示范片区,着力推进区域厨余垃圾收运一体化,对34个小区、44个单位开展示范创建工作,定期巡查,巩固示范效果。
创建洁净靓丽标杆片区。不断提升窗口区域、重要路段的环境卫生品质。高标准打造首义公园片区、武昌火车站片区和黄鹤楼片区等一批“席地可坐”示范区域。
(二)服务品质生活,打好城管新战役
打好市容整治持久战。持续规范市容秩序。领导带班夜查,依托“马路办公”等模式处理占道问题,开展共享单车专项执法行动、常态化集中清障行动和违规报亭专项整治,不断推进精细化管理和规范化执法。
打好燃气安全防控战。开展燃气安全隐患排查专项工作,处置非法储存、运输、销售行为194件,安装户内安全设施6.9万户;稳步推进老旧燃气管网更新改造工作,共计完成322公里;用气设施进行全面升级,完成1336户“瓶改管”工作。
打好违法建设攻坚战。累计拆除存量违建768处34.8万平方米,均超额完成年度任务;全面完成整治任务,新增违法建设得到有效遏制;建立自建房常态化巡查机制,重点排查自建房安全隐患。
打好融雪防冻保卫战。以雪为令、迅速行动,洒盐、融雪剂3450余吨,铺设草垫麻袋11.2万条,清理道路、人行道、桥隧560万平方米,倒树123处、断枝3.8万余处,处理“冰凌”、电杆倒伏等安全隐患1.2万余处。
打好舆论宣传阵地战。宣传展示城管工作风貌,建立“武昌城管初心教育基地”,接待300余家单位、5000余人参观学习,受到中组部相关领导的充分肯定;开设“行走在路上”公众号专栏,聚焦基层工作,挖掘正面典型,扩大了武昌城管的正面影响力。
(三)打造绿美城区,营造绿色新生活
开展精品绿化建设。一是靓“点”,建设口袋公园23个,布置时令花卉7公顷,创意绿雕5处、立体绿化4处。二是美“线”,建成徐东大街花景大道,打造月季景观带,建设绿道10公里,建设林荫路24.5公里。三是绿“面”,打造昙华林、临江大道等2处花漾街区,新改建绿地50.56公顷。
开展精细养护行动。多举措提升绿化保障,强化抗旱保绿,及时制止毁绿、占绿行为,及时补栽、更换品种,实现四季常青。开展重点线路绿化提升,圆满完成“两会”“汉马”“昌马”等重要绿化保障工作。
开展公园特色活动。结合节假日开展种类多样的公园大课堂活动182场次,彰显公园公益性和文化内涵;组织开展金秋菊展,吸引游客140万余人次,打造独具武昌特色的菊花文化节;推进公园“一园一品”特色建设,打造特色景观、保护历史风貌。
(四)提升服务效能,开辟惠民新路径
畅通群众反映渠道。积极配合市城管委构建“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畅通城管类问题日常检查、整改渠道,认真受理群众投诉案件。2022年至今,共计受理群众投诉案件36225件,办结36088件,按期办结率100%。
提升环境卫生品质。清扫保洁标准不断提高,环卫设施不断完善,公厕布局不断优化,建成东亭转运站、提升改造新生路转运站,提档升级公厕36座,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点26个。“撤桶并点”方案个性定制,餐厨垃圾规范收运,智慧环卫建设纵深推进。
靓化城市立面空间。美化武昌夜景,确保景观照明设施完好率和亮灯率98%以上;广告整治有序,拆除违规广告招牌2000余处;强化公益宣传,20余处LED点位刊播公益广告8万余次,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营造节日氛围,每年春节、国庆前后,在辖区重点道路和桥梁悬挂、拆除3000余组灯笼、国旗。
实施市政管理升级。谋划推进人行道维修改造、架空管线、箱柜整治以及城市家具样板区改造项目,完成12条道路人行道降坡改造400余处,维修改造车行道、人行道18.9万平方米,规整架空管线2.5万余米;定期巡检桥梁、地下通道,维修隐患点位2400余处,维修井盖6420余个。
加强建筑工地监管。加大监管、处罚力度,源头治理无资质渣土运输行为,严格查处违法行为,下达责改决定书1259件;开展夜间工地巡查,加强夜间施工噪声扰民管控,约谈、指导工地做好降噪减噪措施,下达噪声类责改决定书2904件,依法办理行政处罚案件82件。
(五)打造三个交通,开辟交通新版块
全力打造经济交通。一是其他交通运输和仓储业营收持续保持高位增长。2022年、2023年、2024年(1-6月)增速分别为27.1%、16.2%、23.4%,排名均位于中心城区前列。货运周转量连年提升,2023年、2024年(1-6月)增速分别为9.5%、6.5%。二是“四上”企业入库扎实推进。走访、培育潜在交通运输企业86家,完成规上企业入库14家。三是行业招商引资统筹推进。签约引进企业3家,签约引进金额11.1亿元,超额完成任务指标。
全力打造安全交通。一是强化安全生产教育宣传,开展专题安全教育培训26场次。二是落实交通运输行业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检查企业465家次,排查安全生产隐患44起。三是深入开展专项整治行动,组织驾校整治行动83次,跨区联合治超检查19次,危化品运输专项检查37次,旅游客运专项整治52次。
全力打造服务交通。落实窗口服务办事流程再优化要求,开展“零号员工”陪伴成长活动,走访服务76家次,帮助美乐维、安永达物流等企业解决问题20余起。积极推进长江大保护工作,开展河湖长制巡查19次,均实现问题交办闭环。
四、存在问题
结合服务对象、辖区群众和人大代表反馈意见建议,总结问题如下。
一是在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方面,主动服务意识不够,需广泛深入开展调研工作,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
二是在强化干部队伍建设方面,抓班子带队伍、抓基层党建发展仍有不足,基层组织人才培养有差距。
三是在深入学习政策理论方面,对除城市管理工作外的法律法规等相关内容,学习不及时不全面,在理论武装下功夫不足。
五、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强化政治引领,落实从严治党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认真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坚定扛牢“第一责任人”责任,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扎实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整治工作,为武昌城市管理工作提供坚强纪律作风保障。
(二)立足强基补短,提升服务效能
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围绕市民群众急难愁盼,办好一批群众关心关切的民生实事,切实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把议案建议办理作为推进城市管理工作、提升服务质效的重要抓手,适时进行“回头看”,加大督办力度。
(三)强化统筹协调,推进综合治理
坚持系统统筹、整体谋划,以市场意识、数字理念、法治思维、引领治理方式创新,完善城市管理标准和考核体系,探索城市精管善治新方法新路径。深入推进环卫一体化,刷新城区“颜值”;做好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筑牢安全防线。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我将以此次评议为契机,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更加自觉地接受区人大常委会的监督,进一步发扬成绩,克服不足,依法履职,助推城区生活环境品质提升,全力以赴、全面提升武昌城管精细化水平,努力开创武昌城管工作新局面。
以上报告,请予审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