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重要发布 > 常委会会议文件
区人民政府2023年三季度工作情况报告
发布时间:2024-01-30 09:47    打印     阅读次数:

——2023年12月1日在武汉市武昌区第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上

武昌区人民政府

 

前三季度,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区政府锚定目标、顶压前行,强力推进、狠抓落实,经济增长态势稳中向好。GDP完成1295亿元、增速5.7%,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0.2个百分点服务业增加值增速6.2%,相较上半年提升0.5个百分点;社零额完成518亿元、增速11.1%,增速连续5个月排名中心城区第1外贸进出口完成85亿元、增速35.6%,产业项目到资上报261亿元,FDI完成1.4亿美元,均超目标时序进度;综合绩效考核排名中心城区第2、全市第5,均较上半年前进1位。主要工作情况如下:

(一)强化创新驱动,新兴产业突破发展。坚定不移把创新作为引领武昌区发展的第一动力,狠抓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深入实施“黄鹤楼星空”计划,着力推动“一谷一廊多带”数创空间布局落地,完成滨江数创走廊规划设计,启动武汉数创大厦二期扩容,阿里巴巴华中总部、小洪山科学城总形象进度分别完成65%、35%,斗转科技园获评全市首批数字经济示范楼宇,成功招引华海智汇、长江北斗等一批数字经济头部企业签约落地,区域数字经济核心相关企业达461家,数字经济集聚态势加速形成。抢抓“双碳”产业发展先机,组建成立武汉双碳产业研究院,举办主题沙龙、专家讲座等“首义论碳”活动24期,上线运行华中地区首个碳普惠综合服务平台“武碳江湖”,建成启用武汉气候投融资综合服务平台,首批入库企业和项目150对应融资需求600亿元招引落地长江天奇绿色环保、长江船舶供应链公司30余家碳产业链企业,产业集聚态势初步显现。创新驱动持续发力,举办科技成果转化活动5场,推动6个院士专家成果转化项目落地实现技术合同成交额259亿元、达目标进度301%,完成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583家、是去年同期的1.9倍,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累计达51家,开特电子、华视集团成功上市,为全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二)扩大有效投资,发展后劲持续提升。有序推进重点项目,坚持“项目为王、项目兴区”理念,健全项目谋划、开工、建设、纳统全链条工作机制,谋划实施项目230个、总投资3567亿元,新开工明伦街还建地块、武泰闸厂区A地块等项目27个、总投资226亿元,长江中心长江沿岸高铁总部等96项在建项目进展顺利,襄阳大厦、中科新苑等23个项目竣工交付,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稳居中心城区第2。狠抓招商引资突破,区级领导带队赴京津冀、长三角、大湾区等地开展招商推介,在全市率先建成投用街道级招商共享中心18个,持续深化资本招商、产业招商、驻点招商,坚持早谋划、早出台、早兑现,积极推进上级系列促投资政策意见落地,完成招商引资签约金额1333亿元、超时序进度52个百分点,引进百亿元产业项目3个、外向型及商贸类项目10个。

(三)着力激发活力,市场预期加快恢复。深化营商环境改革,着眼打造“营商环境最优城区”目标和“尊商、重商、亲商”原则,出台以控制成本为核心优化营商环境措施42条,持续开展“零号员工陪伴成长”专项行动,落实落细各项助企纾困政策,累计净增市场主体1.55万户、超时序进度2个百分点,其中企业类市场主体净增6460户,市场主体存量达16.7万户、超预期目标消费潜力持续释放,华中首家京东MALL超级体验店盛大开业,武汉SKP、武昌滨江天街竣工在即,昙华林历史文化街区获评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新增“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国家级试点4个,发放区级餐饮零售消费券6万余张,策划举办欢购武昌系列商文旅体融合消费促进活动100余场,前三季度全区接待游客人数3570万人次、收入377亿元,中秋国庆期间接待游客近500万人次、创历史新高。

(四)提升建管质量,城区品质提档升级。扎实开展“城市更新年”行动,完成杨园设计产业片、白沙洲科创片等6大更新单元方案编制,晒湖燃气包、紫金村B、小湖口村等6121亩地块成功出让,老旧小区改造新开工51个、完工43个,完成率达100%。深入实施房屋征收百日攻坚国棉二厂、斗级营、南湖中学等15个项目全部清零,累计完成房屋征收980户、完成率62%。狠抓基础设施完善右岸大道南段工程启动建设,黄鹤楼隧道建成通车,美苑路、德平路、兴国路等微循环道路加快建设,中南路人行天桥全新升级、实现人车分流,启动9.5公里电力通道土建工程,实施海绵城市13项工程疏浚管网650公里,完成812处管网混错接改造,新增停车泊位12915个、新能源汽车充电桩4500根。统筹推进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城市精细化管理和生态环境改善,建成东亭生活垃圾转运站,创建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点18个,拆除存量违建9.3万平方米,完成徐东大街花景大道提升改造,新增绿道1.7公里,长江武昌段水质稳定在类,外沙湖、内沙湖、晒湖获评2023年武汉市“美丽河湖”入选湖泊数量全市第一作为全市首个中心城区成功获评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并入围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推荐名单。

(五)办好民生实事,人民福祉不断增进。提升教育医疗品质,大东门小学主体结构封顶,联投时代中心幼儿园交付使用,新增公办幼儿园学位270个,中考普高上线率连续8年超60%,高考600分以上人数全省占比超12%;以市七医院为龙头建立“1+2+N”紧密型医疗联动网络,推动19家社卫中心与辖区三级以上综合医院组建医联体,辖区医保门诊统筹定点医疗机构“便民门诊”设置率达到100%。强化文体惠民成效,围绕武昌古城建城1800年,创新推出元宇宙虚拟数字人“武畅儿”,策划发布“武昌十景”及精品旅游线路5条,武昌古城半程马拉松吸引5000名全国各地选手用脚步丈量千年古城,成功举办古城1800年主题推介会等各类文体惠民活动近500场次,武昌城区形象得到有效提升和广泛传播。狠抓民生服务保障,强化就业招聘供需对接、稳企稳岗政策落实,实现城镇新增就业2.6万人,区级养老中心、水果湖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建设有序推进,新增社区老年人服务中心4个、“幸福食堂”4个,完成困难家庭适老化改造167户,辖区婴幼儿托育机构达102家、托位数近5000个,区妇幼保健院获评全国首批“婴幼儿养育照护示范指导中心”,困难群众综合评估救助帮扶经验获全国推广。

(六)筑牢安全防线,社会大局和谐稳定。紧盯重要时间节点、重点行业、重点领域深入推进重大事故隐患排查和“查、管、处、改”专项行动,排查整改一般隐患2.4万处,全区安全生产实现一无两降”。有序推进省级综合减灾示范区创建,建成首义广场综合性城市应急避难场所。持续深化共同缔造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体制机制创新,电梯加装“台阶算法”经验获全省推广,“厚植邻里文化,探索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共治共建共享运行机制”作为全市唯一案例成功入选全国基层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中华路街道都府堤社区获评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最佳志愿服务社区。完善矛盾纠纷调处机制,紧盯重点群体、重点人、重点事,开展矛盾纠纷大走访大排查大化解专项行动,成功调处各类矛盾纠纷1万余件,“诉调对接化解劳动争议工作法”入选全国“枫桥式工作法”平安武昌基础持续夯实,获评“平安湖北建设示范区”。

在抓好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区政府始终把自身建设摆在突出位置,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推进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落实。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持续压减部门一般性支出,集中财力保障重点支出和基本民生。把抓落实作为政府工作的基本要求,不折不扣落实区委决策部署,定期向区人大报告工作、向区政协通报情况,按时保质办结人大代表建议262件、政协委员提案161件。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重大项目接续不足,投资增长压力较大;新兴产业处在培育阶段,聚集效能还不明显;部分区域功能品质尚有待提升;民生领域还有一些薄弱环节;安全生产、社会稳定等方面仍存在风险隐患等等。对此,区政府将高度重视,认真研究,采取针对性措施切实加以改进、解决。

四季度是收官季、也是赶考季,区政府将聚焦年度目标硬账硬结,全面梳理盘点,拿出硬招实招,以一马当先的闯劲、一往无前的拼劲、一抓到底的干劲,加力追赶补欠持续攻坚推进,确保实现“全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