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重要发布 > 常委会会议文件
武昌区“十四五”规划纲要实施情况中期评估
发布时间:2024-01-30 09:10    打印     阅读次数:

——2023年12月1日在武汉市武昌区第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上

武昌区发改局局长   成洁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受区人民政府委托,现将武昌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实施情况的中期评估报告如下,请予审议。

一、前言

“十四五”以来,全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深入落实省委“一主引领”、市委“主中心”发展要求,立足新发展阶段,坚持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抓发展。对标一线城市先进城区,全力构建以现代服务业为主要内容,以总部经济为主要形态,以金融、科技、人才为主要要素的经济高质量发展现代化城区样板,城市能级、功能品质、形象面貌持续提升,重点任务、重大项目顺利推进,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篇章。

为确保《武昌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顺利实施,按照国家、省、市有关部署,武昌区积极组织开展“十四五”规划纲要实施情况中期评估,重点评估“十四五”规划纲要发展目标、重点任务等完成情况,查找并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对“十四五”期末完成情况进行预判,结合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武昌区发展面临的形势,有针对性地提出调整建议和促进规划进一步实施的对策措施。

本次评估期限为2021年1月1日至2023年6月30日,评估基本原则是“时间过半、完成过半”,评估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突出重点、兼顾全局、总结经验、查找短板、分析原因、提出对策,以达到有效促进“十四五”规划顺利实施的目的。

二、主要指标完成情况及预测

“十四五”以来,全区紧抓经济发展战略机遇,以全面建成国家中心城市核心区统领全局发展,经济社会各项指标基本完成,基本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

本次评估涉及全区经济社会发展重点指标共计四类(17项)(详见表1),分为经济发展指标(2个)、创新驱动指标(3个)、民生福祉指标(7个)、绿色生态指标(5个)。截止2023年6月,已完成规划中期进度的有12项,未完成规划中期进度的有2项(地区生产总值增长、人均预期寿命),暂无统计值的有3项(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城镇调查失业率、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率)。

其中约束性指标6项有5项完成中期目标,1项暂无统计数据;预期性指标11项有7项完成中期目标,2项未完成,2项暂无统计数据。各项指标均以中期测算值作为评估参考标准,评估测算方法及具体完成情况如下:

(一)指标评估及测算方法

本次中期评估(指标)采用“十四五”中期完成值与中期测算值进行对标的方法,达到中期测算值的视为已完成规划中期进度。

中期测算值是根据2020年完成值和“十四五”规划目标值测算得出。对于绝对值指标,以2020年为基期值,2025年为目标值,按照匀速增长测算2023年目标值,再取一半作为中期测算值;对于增速类指标,直接以目标增长率作为中期测算值;对于百分比指标,则取基期值和目标值的中间值作为中期测算值;对于增/减量(累计)指标,则以增/减量的一半作为中期测算值。

2025年测算值是根据2020年完成值、2023年上半年完成值和“十四五”规划目标值测算得到。对于绝对值指标、百分比指标和增/减量指标,以2020年为基期值,2023年上半年完成值为目标值(在测算时,半年值均乘以2作为全年值),计算年平均增长率,按匀速增长计算2025年测算值;对于增速类指标,以2021年、2022年和2023年上半年的平均值作为2025年测算值。

(二)经济发展指标

经济发展类指标共计2项,已完成规划中期进度的指标1项,未完成规划中期进度的指标有1项。

1.地区生产总值增长。2021年、2022年、2023年上半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分别为1664.44亿元、1772.02亿元、856.52亿元,相应的地区生产总值增幅分别为10.4%、4.2%、5.6%。年均增长6.7%,掉规划进度年均增长目标(7%)0.3个百分点。未完成规划中期进度的主要原因是受新冠疫情等超预期因素及疫后预期转弱带来的惯性制约,全区GDP增速放缓;房地产业因政策调控影响,面临供需两端制约,一直处于低位运行态势,对GDP增速形成影响;在房地产业等增长率为负的情况下,金融产业及其他服务业的平稳增长不足以支撑起武昌区GDP年均增长目标。但随着疫情防控较快实现平稳转段,宏观经济政策日趋宽松,全区经济增长进入到持续恢复的窗口期,呈现出恢复向好的势头。

2.全员劳动生产率增长。该指标为年度指标,2021年、2022年全员劳动生产率增长分别为11.8%、21.8%,均超过“十四五”规划年均增长率(7%),已完成规划中期进度。

(三)创新驱动指标

创新驱动类指标共计3项,已完成规划中期进度的指标2项,1项指标暂无统计数据。

1.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增长率。该指标为市级下达指标且只统计年度数据,2021年、2022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增长率为12%、11.34%,已完成规划中期进度。

2.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该指标从2022年开始统计,且只统计年度数据。2022年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已达33.93件,超“十四五”目标值5.93件,已完成规划中期进度,并提前完成2025年目标值。

3.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该指标为市级目标,不分解至各区,且只统计年度数据。2021年、2022年武汉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分别为9.2%、10.1%。

(四)民生福祉指标

民生福祉类指标共计7项,已完成规划中期进度的指标5项,未完成规划中期进度的指标有1项,1项指标暂无统计数据。

1.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2021年、2022年、2023年上半年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分别为10.8%、6.2%、5.8%,与经济增长同步,已完成规划中期进度。

2.城镇调查失业率。城镇调查失业率由湖北省统计局会同国家统计局湖北调查总队统计发布,目前暂无市区数据。2021年、2022年、2023年上半年的城镇登记失业率分别为5.45%、2.84%、2.64%,年均失业率为3.64%。

3.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2021年、2022年、2023年上半年的劳动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分别为12.05年、12.13年、12.2年。中期测算值为12.2年,已完成规划中期进度。

4.每千人口拥有执业(助理)医师数。2021年、2022年、2023年上半年的每千人口拥有执业(助理)医师数分别为7.77人、7.88人、7.91人,增长值分别为0.87人、0.11人、0.04人。中期测算值为每千人口拥有执业(助理)医师数6.95人、增长值为0.01人,超中期目标0.96人、增长值超0.03人,已完成规划中期进度。

5.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2021年、2022年、2023年上半的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分别为99.4%、99.48%、99.4%。中期测算值为年平均参保率超过99.4%,已完成规划中期进度。

6.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2021年、2022年、2023年上半年的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分别为2.56、3.19、3.47,增长值分别为1.66、0.63、0.28。中期测算值为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1.95、增长值为0.21,超中期目标1.52、增长值超0.07,已完成规划中期进度。

7.人均预期寿命。该指标为年度指标,2021年、2022年的人均寿命分别为83.84岁、80.38岁。人均预期寿命中期测算值为82岁,掉中期目标1.62岁。未完成中期目标的主要原因是老年人群体因高龄、基础性疾病以及并发症等因素,死亡人数较往年偏多,因此人均寿命未达到中期进度。

(五)绿色生态指标

绿色生态类指标共计5项,已完成规划中期进度的指标有4项,1项指标暂无统计数据。

1.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该指标为市下达指标,2021年、2022年、2023年上半年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分别降低2.6%、0.43%、2.57%,已完成规划中期进度。

2.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率。该指标未设置年度考核目标,只在“十四五”末期进行核算考核。

3.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该指标为市下达指标,2021年、2022年、2023年上半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分别达到76.3%、81.2%、70.3%,已完成规划中期进度。

4.地表水达到或者好于Ⅲ类水体比率。该指标为市下达指标,2021年、2022年、2023年上半年的地表水达到或者好于Ⅲ类水体比率分别为50%、100%、100%。中期预测值为67.5%,超中期测算值32.5个百分点,已完成规划中期进度。

5.绿化覆盖率。该指标为市下达指标,2021年,2022年、2023年上半年的绿化覆盖率分别为40.33%、41.51%、40.89%。中期测算值为40.88%,超中期测算值0.01个百分点,已完成规划中期进度。

(六)重点指标预测

1中列出了2025年测算值,可作为全区完成“十四五”经济发展目标的参考值。

1.经济发展指标预测

经济发展指标除地区生产总值增长指标外,均完成中期目标。按照当前趋势发展,其余指标均可顺利完成“十四五”目标值。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指标,由于2022年与2023年上半年的年均增长速度低于规划目标7%,预计完成“十四五”目标值有一定压力。

2.创新驱动指标预测

创新驱动指标全部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要求,其中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提前完成2025年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28件目标值,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增长率超额完成2025年的年均增长率10%规划目标,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增速明显,预计创新驱动指标均可超额完成“十四五”目标值。

3.民生福祉指标预测

民生福祉指标中,除人均预期寿命外,其余6项指标依当前趋势,均可顺利完成“十四五”目标值。

人均预期寿命指标,于2021年超过“十四五”目标值,但因2022年老年人群体死亡人数较往年偏多,人均寿命相较2021年呈下降趋势,预计完成“十四五”目标值有一定压力。

4.绿色生态指标预测

绿色生态指标中,地表水达到或者好于Ⅲ类水体比率、绿化覆盖率预计可顺利完成“十四五”目标值。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和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是由市下达的约束性指标,但又未对区下达年度目标,经征询市级部门意见,如全市完成目标则视同各区完成目标。

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指标由于市生态环境局暂未反馈数据,暂无统计值,“十四五”以来我区绿色低碳工作力度和成效良好,预计可完成“十四五”目标值。

三、重点任务完成情况

“十四五”以来,全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市工作要求,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加快提升创新能力、产业能级、城区功能、环境品质和治理水平,积极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全区经济发展、改革创新、城区建设、社会事业等各项任务推进顺利。

(一)创新动能持续培育,发展后劲不断蓄力

全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力打造科技创新策源示范引领区,制定并发布黄鹤楼星空计划,规划布局“一谷一廊多带”数创空间,创新发展机制日益完善,创新主体作用逐步强化,创新赋能效应有效激发。

创新发展机制日益完善。一是创新组织体系持续健全。区创新委员会统筹协调作用持续强化,创新工作机制不断理顺。依托武汉人才创新创业服务中心(武昌)、九万里武昌人才基地等承载平台,吸引近30多名人才带项目带资源到武昌创新创业。成立全省首个博士创新创业联盟,服务博士人才600余人次,促成10个双创项目落地。二是创新发展空间持续优化。积极打造“一谷一廊多带”科创版图,中科·武大智谷科技创新核心承载能力不断拓展,小洪山科学城中区、中科武大科教融合协同创新基地提速建设,珞珈山创新港项目加速落地;滨江数创走廊引领作用充分发挥,阿里巴巴华中总部的辐射效应不断释放;依托中科院武汉分院、武汉大学等高校,环高校创新带实现校区、园区、街区“三区融合”。三是科技转化水平持续提升。全区建成国家级创孵载体5家、省级15家、市级2家。现有市级及以上技术转移示范机构14家,其中国家级2家、省级8家。十四五”以来,累计完成技术合同成交额238.1亿元。

创新主体作用逐步强化。一是科创策源能力有效提升。汉江实验室如期入轨运行,依托武汉大学高标准建设武汉数据智能研究院。中南电力等3家单位获湖北省新型研发机构备案,中南医院等2家单位获批市级人工智能示范场景。二是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不断强化。十四五”中期全区高新技术企业数达752家,已超过“十四五”期末规划目标,新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406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10家,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1家。三是人才优先战略深入实施。“十四五”以来共引进海外优秀人才96人、引进培育产业领军人才49人,成功推荐385人入选“武汉英才”。开展“才聚武昌”中高端人才系列邀约面洽会活动66场,组织大学校园招聘会5场,助力吸引学子留汉近3.2万人。

创新赋能效应有效激发。一是数字经济战略加速实施。编制数字经济五年发展规划、三年行动计划,发布实施黄鹤楼星空”计划,依托华为(武汉)人工智能创新中心,为20家企业精准提供上云数字化服务。建成武汉数创大厦数字经济产业园,中科瑞华生态、上海微盟等81家优质企业入驻。大力推进数字新基建,扎实开展5G基站建设,基本实现全区公共场所5G网络全覆盖。二是院士经济引领作用成效显现。深挖武昌院士专家人才资源,设立武昌院士之家”,积极组织开展院士专家企业行”活动,累计对接落地武汉大学、中科院精密测量院、中国农科院油料所等11个院士专家牵头的成果转化项目。三是数字政府建设深入推进。高质量实施武昌区数字政府1234”发展战略,深化公共服务一网通服”,优化政务服务一网通办”、企业服务一站直通”,推进社会治理一网共治”,连续三年获全市信息化工作评估第一名。推进政务数据一源聚数”,人口库、法人库及宏观经济库核心数据3.75亿条,数据工作绩效考核全市第一。政府门户网站保持高质量运行,连续五年全国评比第三。

(二)产业布局全面升级,发展结构不断优化

全区聚焦重点产业集群发展,形成了以总部经济为主要形态,以金融、工程设计、文化旅游、商业商务等为主导产业,绿色低碳、数字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为新赛道的现代产业体系。

总部楼宇强化引领。一是总部经济引领作用不断增强。累计引进长江沿岸高铁、中德安联等各类500强总部及分支机构 63家,认定市级总部企业15家,数量居中心城区第一,占全市总数六分之一。各类总部企业、大型企业占全区税收比重超56%。二是楼宇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截至十四五”中期共有国开行大厦、万达尊等23栋亿元楼宇,数量占全市23.2%。多次被中国楼宇经济联盟评选为中国楼宇经济30强城区”和中国楼宇经济十大活力城区。深入推进以楼聚产”,V+合伙人大厦等双创楼宇加快打造,长城汇等总部楼宇不断壮大,碳汇大厦等特色楼宇持续做优。三是民营经济发展质量不断提升。完善民营企业发展工作机制,积极搭建政策宣传、银企对接、法律服务、政企沟通和投诉服务等平台。提升民营企业发展质量,全区8家企业被评为2022武汉民营企业100强、1家企业被评为2022中国民营企业500强。

主导产业做优做强。一是金融之城初具规模。金融业总产值位居全省、全市首位。华中金融城磁吸效应不断显现,全区集聚亿元金融楼宇数量14栋,小龟山金融文化公园特色载体成功打造,吸引40余家金融及金融服务类机构入驻。金融招商加快推进,累计新引进中碳登、上交所中部基地等各类金融及金融服务企业机构50家,银、证、保、期等主要金融机构数量居全市各城区首位。二是设计之都稳步推进。集聚工程设计企业4677家,营收亿元以上的重点企业20家。2022年工程设计产业增加值达158亿元、占GDP比重8.9%,杨园设计之都城市更新加速推进,涉及范围约128公顷,工程设计产业核心承载区生态圈正加快形成。三是文旅胜地成效初显。以武昌古城建城1800年为契机,大黄鹤楼历史风貌区焕发新颜,楚河汉街、昙华林、户部巷等文旅地标持续升级业态,聚集人气。十四五”以来,累计接待全国旅游人数8997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869亿元,均排名全市第一。四是商贸中心全面升级。中北、中南、徐东等商圈持续提档升级,成功引进武商梦时代、武汉SKP、武昌万象城等高端商业体,成功打造楚河汉街、昙华林历史文化街区等国家级、省级夜间经济集聚区。

数字赛道不断培育。锚定软件服务和北斗产业两大细分领域,加快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一是大力发展软件服务业。瞄准软件服务领域前50强企业,联合崔牛会等龙头企业策划举办面向全国的软件服务生态大会等系列活动,在大数据、人工智能、软件服务、网络安全等领域先后对接了50余家科技企业,微电储能、钱意科技等25家高科技企业落户武昌。二是大力发展北斗产业。强化北斗产业园建设,珞珈山创新港拟改造为聚焦北斗领域的产业集聚示范区,小洪山科学城锚定智慧空天信息产业,全力追赶工期。强化北斗产业链主体引育,长江北斗数字产业集团成功入驻,3个院士专家项目落户武昌。斗转科技园与武汉大学卫星导航定位技术研究中心、武汉达标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共同建设北斗应用产业中试平台,开展北斗应用产业成果转化中试研究服务。

低碳特色持续打造。以中碳登落户武昌为契机,积极推进全国碳金融集聚区建设。一是推动碳共识”。做好碳普惠宣传,举办具有影响力的双碳活动10余场,打造“首义论碳”品牌,累计举办“首义论碳”主题沙龙20期和专家讲座2期。二是开展碳招商”。围绕涉碳细分领域,中碳登大厦已落户碳研究、咨询、评级、核查、交易、金融等领域企业和机构30余家,初步形成了一栋楼就是上下游”的碳市场服务产业链,加速构建环沙湖双碳服务产业带。三是探索碳创新”。成立武汉双碳产业研究院,成功获批首批全国气候投融资试点。首创成立碳金融纠纷诉调对接工作室和驻碳金融集聚示范园区巡回审判法庭。四是做优碳金融”。发挥资本引领作用,省市区联合筹备设立首支15亿武汉碳达峰基金。推动碳普惠平台建成上线,探索设置企业和个人碳账户,推动碳普惠制度体系率先在武昌试点落地。

(三)人居环境更加优美,功能品质不断提升

全区按照“人产城”融合发展的思路,区域发展布局不断深化,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进,用绣花功夫打造出空间适宜、环境优美、安全舒适、服务完善、治理高效的现代城市管理样本。

功能载体基础巩固。一是城改更新纵深推进。有序实施老旧社(片)区更新改造,完成征收拆迁115.64万平方米,土地储备供应1616.05亩。改善老旧小区生活条件,老旧小区改造完工153个,加装电梯176部,完成二次供水改造262处。更新改造城市公共空间,完成楚望台、紫阳公园、梅家山等9个公园广场绿化改造。二是道路建设不断提速。“十四五”以来,新增微循环道路21公里,路网密度6.5公里/平方公里。古城道路系统不断完善,杨园、水果湖15分钟生活圈配套道路基本实现可达。三是基础服务不断完善。“十四五”以来,新增停车泊位42883个,新增充电桩17905根(含配建),在全市中心城区率先建成6公里电力通道土建工程,完成6.6平方公里海绵城市改造,共建公厕404座,公厕密度达5.8座/平方公里。

城市形象彰显品质。一是精致城管活动持续开展。共计开展26个示范片区、48条道路(路段)和48个示范项目创建工作,全区主次干道机械化作业率达到100%。二是园林城区环境不断美化。完成四美塘公园环湖等13条绿道建设,完成“山水十字轴”武昌滨江绿带和下新河后街公园(健康路游园)建设,新建成德平路等3条垂江景观路和沙湖环路等9条非垂江林荫路,新增公园绿地34.77公顷。三是倡导现代文明生活风尚。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开展“单车保姆”行动,协助企业快速对单车进行“帮、摆、擦”,协调全区路面单车入线规整26万余台。积极开展随手拍问题整治工作,“十四五”以来,共受理随手拍案件11万余件,整改率100%。

环境保护全力攻坚。一是深入实施江河湖水岸同治。开展长江高水平保护十大攻坚提升行动,完成全部53个长江入河排污口整治,成为武汉中心城区首个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二是深入实施碧水保卫战。“十四五”以来,完成市政污水主次管道建设26.65公里,完成市政道路重大管道缺陷修复2715处、混错接改造849处,完成77个小区雨污分流改造。三是深入实施蓝天净土保卫战。2022年被评为《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空气质量保障工作表现突出单位,在全市改善空气质量年度考核中排名第一。建设用地土壤环境安全得到基本保障,全区土壤环境总体质量保持稳定,土壤风险得到控制。

(四)改革攻坚多点突破,发展活力不断释放

全区始终聚焦“作示范、勇争先”的目标要求,积极在重要领域、体制机制先行先试、多点突破,推动法治政府建设,审批效能提升,不断优化惠企服务,拓展对外开放水平,全力推动营商环境迈向更优。

法治政府有序建设。一是提升科学依法行政能力,实行区级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督促工作前移,对320余件行政决策、规范性文件、合同协议开展前置合法性审查。规范征收拆迁法律服务,新启动拆迁项目签订专项法律顾问率达85%,处理解决疑难问题、法律障碍900余件。二是深化行政执法和行政复议改革。扎实推进街道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在全市率先绘制街道综合行政执法架构图,做法被全市推广。深化行政复议体制改革,在全省首推交通类行政复议“四前工作法”,2021年以来共办理行政复议案件819件。三是提升区域依法治理保障力。建立全地域调解网络,推动全区142个社区法律顾问全覆盖,成功调处纠纷41835件,调解成功率保持在100%。以“八五”普法启动为契机,组织开展“法律六进”活动8000余场次。

审批效能稳步提升。一是全面升级在线事项办理。上线全省首家区县级移动办事专区“鄂汇办·武昌旗舰店”,注册用户量超25万人,页面访问次数达120余万次。新增“一部手机游武昌”等6项区级优质移动端资源。二是推进政务服务“自助办”。统筹在14个街道、11个社区、6个楼宇、园区布设21个24小时点位、11个8小时点位,共设置42台自助政务服务终端,实现办事预约、信息查询、生活缴费、证照(证明)打印等高频办理事项896项。三是对标优化政务服务流程。“高效办成一件事”为主攻方向,加强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建设,政务服务水平持续提升,1000件事项实现武汉城市圈“跨市通办”。

惠企服务凸显温度。一是促进各类惠企纾困政策资金“直达快享”。“十四五”以来,累计拨付纾困贷款贴息超1.9亿元,减免国有房屋租金6475.91万元,为 1094 家企业兑现政策资金39236.44万元,为刺激区域经济发展、助力企业疫后重振提供强大支撑。二是建成武昌区企业和人才服务系统。实现企业和人才服务数据库、政策兑现审批、“一企一档”、场地预约等重点功能模块上线,18115余家企业在系统完成信息填报,5370家企业注册,6077名人才纳入精英人才库。三是开展“零号员工陪伴成长”专项行动、“进楼访万企”等贴身包保服务。针对企业反映集中的融资难、融资贵、人工成本高等痛点难题问题,采用“点单”“定购”“撮合”等服务模式,强化供需对接,打通企业经营堵点。

对外开放纵深拓展。一是引进培育外贸新兴主体。签约引进外贸龙头企业建发华中区域总部、湖北农发商贸等头部外贸企业、外贸新业态龙头企业等外向型产业项目5个以上,培育华沛农业发展集团新兴外贸主体,并纳入外向型经济项目库,“十四五”以来新增进出口实绩企业25家。二是协助企业开拓市场。积极组织湖北利安康、武汉威宏博等20余家企业报名参加进博会、广交会、“荆楚云展”等线上线下展会,签订采购订单350万美元,“十四五”以来进出口总额保持10%以上增速。积极动员区内企业充分开发利用湖北省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和“楚贸通”外贸综合服务平台。三是支持发展外向型经济新业态。成立武昌区外贸综合服务中心,为全区外贸企业提供一站式对外贸易指导服务;组织武汉捷鸿国贸、湖北鞍点供应链等企业参加RCEP专题培训、跨境电商培训对接会等培训活动;积极培育上报跨境电商交易额过亿企业湖北一达通,带动全区跨境电商新业态优化升级。

(五)绘就人民幸福底色,民生福祉不断增进

全区聚力发展社会事业,厚植为民情怀,夯实民生保障基础,促进社会事业发展,丰富精神文化生活,为打造幸福美好生活示范引领区努力奋进,让市民更具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学在武昌厚植优势。一是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扎实推进双减”落实落地,不断丰富课后服务1+X课程体系,义务段学科类培训机构压减率达到84.1%。完成40所义务教育达标校建设,完成62所义务教育现代化学校、44所素质教育特色校评估验收。二是提升教育核心竞争力。中高考成绩持续省市高位领先,中考普高上线率连续8年超60%,一次性合格率连续10年超99%。高考连续八年特殊线(一本)上线率近70%,新高考三年600分的人数和上线率,全市第一,全省领先。三是扩大教育资源规模。学前教育公益普惠水平不断提升,新增公办幼儿园4个、民办普惠性幼儿园2个,新增学位990个。省实验中学、陆家街中学等4个项目全面交付使用,新增54个教学班,新增学位2550个。滨江小学、大东门小学(中铁十一局校区)、新河街学校等项目正加快施工,将于十四五”期间投入使用,预计新增81个教学班,新增学位3810个。

健康武昌扎实推进。一是公共卫生体系日臻完善。全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热诊室完成标准化改造升级,12个急救站点目标如期完成,10分钟急救圈实现全覆盖。组建139个家庭医生团队,累计签约居民16万人。持续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建设,建立电子健康档案115万份。二是一老一小”保障更加健全。实施普惠托育服务专项行动,各类托育机构达108家、托位数共4470个。建成4个街道养老综合养老服务中心、3个中心辐射式网点、1个社区嵌入式网点、4个社区幸福食堂,新增床位512个。三是中医药服务创新推进。打造昙华林中医药文化旅游区,举办健康武昌中医名师冬至膏方节”、中医中药中国行”等形式多样的健教活动。初步形成三级医院+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健康驿站”的区域中医医联体,为居民健康构筑中医药特色的免疫屏障”。

就业工作底盘夯实。一是就业优先长效机制逐步健全。每年安排1.5亿元就业专项预算资金,每季度召开一次全区就业目标工作调度会,组织就在武汉,创赢未来”等线上线下高校毕业生招聘活动20余场,提供岗位12万余个。二是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稳步推进。武汉杨园教育科技创业园获得湖北省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十四五”以来,创业带动就业累计27030人。三是劳动关系保持和谐稳定。开展劳动关系和谐同行”能力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先后开展双随机一公开”及互联网+监管执法检查27批次。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制度建设,开展大排查行动6次,推进仲裁机构实体化建设。

社保体系日益健全。一是健全社会保险体系。着力织密织牢社会保障网络,推动应保尽保,全面贯彻落实社会保险降费率综合方案,平稳衔接工伤保险和失业保险省级统筹,开展社保基金专项整治,基金管理风险防控工作机制不断健全,推动个人养老金先行试点工作。二是加强社会保障服务。全面深化人社“放管服”改革,完善社保高频事项“就近办”,推动更多事项下沉街道(社区),拓展“跨市通办”“全市通办”事项,推动“行风建设提升行动”,落实“23℃人社服务”标准,设置“首席经办窗口”。完成全国困难家庭救助帮扶综合评估试点工作,健全完善困难家庭救助帮扶综合评估体系,改革成果被评为全国社会救助领域创新实践优秀案例。三是搭建区级慈善资源库。实施公益创投”等慈善项目。开展平安家庭”建设,推进全国婚俗改革试点,建立区、街、社区三级”婚姻家庭辅导服务站

文化生活丰富多样。一是公共文化体系不断完善。武昌区“厚植邻里文化,探索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共治共建共享运行机制”上榜全国典型案例,昙华林历史文化街区获评“湖北省最美公共文化空间”,武昌城市书房云曰书馆获评武汉市2022年十佳“最受市民喜爱的阅读空间”。二是文化品牌影响力不断增强。首义之春、武昌超马、昙华林文旅嘉年华等群众性文体活动品牌特色持续打造。以武昌古城1800年为主线,举办“武昌1800年长江文明与文化产业论坛”、武昌古城半程马拉松等23场系列活动。“十四五”以来,开展群众文化活动200余场、群众文化培训辅导1500余次,开展静态书画、非遗展览39次,开展公益电影进社区活动送电影1000场。三是全民健身氛围日益浓厚。持续优化“12分钟文体圈”,公共体育健身场地和设施完好率达98%以上,渡江节、武昌古城半程马拉松等全民健身活动持续出圈。四是文化保护传承水平有效提升。完成中华路城市阳台、户部巷、三厅旧址等7处文旅项目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性修缮。昙华林三期古城历史陈列馆和大黄鹤楼景区特色文化体验区一期计划2023年10月对外开放,经心书院计划2024年12月建成开放。

(六)社会治理加强建设,安全保障不断巩固

全区对标省、市规划要求,持续深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统筹推进防风险、保平安、护稳定、促发展各项工作,在大安全大应急框架下,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安全发展理念。

治安防控日臻完善。一是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打造“1+1+6”红石榴联盟体系,做好“大成武昌”官微、官博,“平安武昌”微博、抖音,开展“净网2022”网络空间专项行动,探索建设武昌“平安指数3.0”智能化平台。二是构建一体化社会治安防控新格局。做实92个巡控单元,建立100人快反机动队,加强治安防控力量,在全市率先成立打击网上犯罪中心,建成武昌平安指数监测子平台。三是优化群众矛盾化解机制。建立区、街信访工作联席会议机制,落实“1415”办理要求,建立“区—街—社区—网格”“民呼我应”指挥调度信息平台,“十四五”以来,区“民呼我应”指挥调度信息平台共受理群众投诉457289件,满意率95.33%。

安全监管筑牢屏障。一是完善安全生产监管体系。强化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区四大家”领导坚持带队开展安全生产检查。梳理职责交叉和新兴行业领域安全监管职责划分,厘清各成员单位工作职责边界。二是完善高效应急管理体系。调整区突发事件应急委员会和专项应急委员会(指挥部)组成人员,建立与区政府办总值班室等部门互联互通机制。与辖区大型国企、社会救援队伍签订应急救援合作框架协议,修订发布武昌区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地震应急预案等专项预案。三是完善有力防灾减灾体系。建立科学高效的预警防范体系和直达基层的预警叫应机制,建强176人的灾害信息员队伍,预警预报实现全区各地全覆盖。

基层治理提质增效。一是持续强化党建引领。做实党员干部常态化下沉机制,深化五社联动”,引导各类社会力量和广大群众参与社区治理和建设。二是深入推进共同缔造。扩面推广华锦、东亭等社区试点经验,推动共同缔造理念和方法向疫情防控、城市更新、楼宇经济、区域创新等领域延伸。武昌区作为武汉市唯一代表,入选全省深化共同缔造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体制机制创新试点。三是加强基层基础建设。拓展“民呼我应”平台功能、服务资源、响应渠道,探索建立“社区吹哨、各方报到”呼应机制,因地制宜创新推行“五民工作法”,切实提升基层协调解决矛盾问题的能力。

四、重大工程项目进展

“十四五”以来,全区以重大工程项目建设为抓手,不断拓展完善城市空间布局,在“三区两翼”的基础上,深入推进“一岸T轴一谷”建设,规划实施以来,重点工程项目进展顺利,在建项目大部分已建成运营,谋划项目部分已开工建设。

(一)一岸建设稳步推进

滨江商务区重点发展项目共计20个,14个项目达到进度要求,占比70%。其中,武汉长江中心商业体部分正在办理竣工验收备案,阿里巴巴华中总部已于2020年正式动工。武昌古城重点保护建设项目共计15项,13项工程已开启相关规划研究或工程建设工作,占比约87%。其中,得胜桥千年古轴片改造进度已达88%,昙华林人文小镇一、二期工程项目已全面建成开街,三期城墙博物馆建设正在有序推进。杨园片区重点发展项目共计11个,6个项目达到进度要求,占比55%。其中,四美塘铁路遗址文化公园前期已完成方案征集,1.13万方保留建筑改造建设已启动,武汉设计双年展主会场正在全力推进改造。白沙片区重点发展项目共计5个,1个项目达到进度要求,占比仅20%。其中,明伦街还建地块等零星地块有序推进,其余项目整体进度较为滞后。

(二)T轴建设逐步成型

武珞路文旅商贸带项目有序推进,武商梦时代广场项目正式开业迎宾,华联(SKP)百货项目正在进行机电安装,预计2023年年底完工。金融主轴基本建设完成,截至目前,碳汇大厦、长江产业大厦等项目已竣工交付,联投中岳大厦主体结构施工,高投资本大厦幕墙施工,华中科创产业园二期进行规划方案审批,农行干部南进行招商推介,岳家嘴电信小区、电车二公司南侧正在加快征收收尾。金融城核心区项目扎实推进,小龟山金融文化公园城市旧改项目已改造完成,融创中心项目K1、K2地块住宅已交付,K6、H7地块待复工建设,K1、K3商业正在寻找合作伙伴。

(三)一谷建设有序开展

中科·武大智谷全面实施“一港一城两带”总体规划,以生态产业创新港为一港加快建设,以中科院小洪山科学城为一城加速构建,以八一路科研创新产业带、东湖南路科教创新体验带为两带重点打造,拟建成规模为75万平方米的全区重点创新承载区。其中,中科·武大科教融合协同创新基地于2022年4月开工建设,预计2024年竣工投用。小洪山科学城于2021年5月开工建设,预计2025年竣工投用。珞珈山创新港拟改造为聚焦北斗领域的产业集聚示范区,目前正进行规划设计工作

(四)城市建设日益完善

武九综合管廊项目是国内城市核心单次建设规模最大、服务城市核心功能区数量最多的综合管廊,目前已全线贯通。武昌生态文化长廊基本完工,建设内容主要包括绿化景观、园路铺装、地上建构筑物、地下停车场及景观人行天桥等。巡司河流域综合治理一期调蓄池工程、二期武泰闸污水处理厂项目有序推进。滨江核心区地下空间环路于2020年8月动工建设,预计2023年12月底达到通车条件。友谊大道快速化改造(三环线-宏茂巷)项目征拆工作正在加快推进。二七过江通道(二七路-铁机路)项目于2021年4月2日取得选址意见书,征拆工作待启动。11号线东段二期、三期项目根据征拆实际情况,力争2023年完成所有征收工作。10号线一期、11号线四期暂未取得选址意见书,无法按照规划安排启动征拆工作。12号线(武昌段)资金缺口较大,推进缓慢。

五、存在的风险挑战、主要问题及指标调整建议

(一)外部环境变化情况

当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俄乌冲突、台海局势引发地缘政治紧张,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国际形势呈现出不确定性较大、相互影响加重、传播速度加快的特征,突出表现为逆全球化抬头、地缘政治紧张、世界经济放慢等。国际形势的这些调整和变化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十分严峻的挑战,主要表现在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的难度加大,保持对外贸易稳定增长困难增多,实际使用外资和技术引进障碍增加,实施有效的宏观经济政策影响因素增多等。

尽管面临疫后重振和国际形势日趋复杂等不确定因素,但稳定与发展仍是时代主题。从国家层面看,中央强调政策发力适当靠前,要求基础设施投资适度超前。从省市层面看,主要经济指标好于预期、高于全国,疫后重振态势、高质量发展基础不断夯实,再加上疫情发生以来,国家和省市层面频密出台对冲疫情影响的政策措施,当前武昌区仍然处于宏观政策加持窗口期。同时,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武汉时强调,要把科技的命脉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省委提出“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关键看武汉”,省长王忠林强调要高站位把握“碳形势”,高标准打造“碳中心”,锚定建设全球碳交易注册登记中心、全国碳市场中心、全国碳金融中心“三个中心”目标。郭元强书记要求武昌区加快建设环大学经济带、构建以服务业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进而放大武昌区位和产业优势,深度服务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从中央到省市都对武昌发展提供了信心与方向。

(二)存在的问题

“十四五”以来,全区经济发展、创新驱动、城市发展及社会事业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部分指标超额完成,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空间资源发展潜力有待挖掘。存量空间潜力有待开发,由于楼宇租金成本较其他城区偏高,政策优惠力度与东湖高新区有差距,导致企业流失、部分楼宇空间长期闲置。空间载体增量不足,近年来武昌整体可供地面积呈下降趋势,能够成规模开发的仅剩白沙洲、杨园部分区域,简单依靠物理空间拓展、城市更新驱动的发展模式难以持续。此外,对标上海静安等先进城区,区内楼宇产业特色不突出,设计、文创、数字经济等产业分布小而散的现象明显,尚未形成产业集群的规模效应,产业生态亟需系统构建。

二是产业体系有待迭代升级。支柱产业普遍存在一家独大的“图钉型”产业结构,发展增速受制于龙头企业的表现。产业发展缺少新增总部、头部企业和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等高成长型企业,上市企业数量少,民营企业数量虽多,但活跃度不足、贡献少。战略性新兴产业尚处在爬坡起步阶段,新动能目前还处在培育期,产业集聚还不明显,产业转型升级不快,引进的新项目完全释放经济效益还需时日。

三是新兴动能有待加快培育。创新型市场主体发展数量和质量有待提升,缺乏有带动力、有影响力的企业。创新成果就地转化率较低,“十四五”以来全区院士专家项目在汉落地转化共26个,而落在武昌的仅有9个,占比三分之一。创新投入较少,主要集中在企业招引、政策兑现等方面,在科技和产业投资、创新平台及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投入不足,近三年全区政府科技支出占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例在0.8-2%,而深圳南山区比例在4.9-6.3%。

四是民生保障力度有待加强。武昌作为武汉中心城区,人口密度已达每平方公里1.73万人,人口分布高集聚性、生产要素高流动性、文化结构高异质性、社会管理高风险性等特征十分明显,城区功能布局、基础设施建设等存在短板,带来交通拥堵、出行难、停车难等一系列“大城市病”症状。在居民生活明显改善的同时,仍存在教育、医疗、养老等资源分布不均衡的问题,在上好学、就好医、有颐养、有善育方面,距离群众期待还有一定差距。

(三)指标调整建议

全区深入贯彻国家、省、市各项部署要求,全力以赴拼经济、抓建设、促发展,较好地完成了“十四五”中期目标。虽然经历三年新冠疫情冲击少部分指标未达到中期测算值,但武昌区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新发展格局正在加快构建,高质量发展正在全面推进,经济发展具有良好支撑和有利条件。我们有信心、有条件、有能力推动经济结构持续向优、增长动能持续增强、发展态势持续向好,高质量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因此不对“十四五”规划纲要指标进行调整。

六、推进规划中后期实施的对策措施

当前,全区正处于新旧动能平稳转换、迈入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既要抢抓低碳、数字经济等一系列战略机遇,也要聚焦问题补短板,对标大湾区、长三角等先进地区,更加彻底地转变发展思路,更加科学统筹好当前与长远、投入与产出这两个关系,更加有效地激发创新活力,通过坚定不移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实现新的突破。

(一)发挥创新资源优势,释放科技创新生产力

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力度。建强创新平台,策划、引进2个创新技术研发服务平台,加快推进武汉数据智能研究院和北斗跨域产业创新中心等现有平台建设,促进更多创新成果就地转化、实现产业化。加强区域创新服务枢纽建设,完善构建创谷-孵化器-众创空间三级支撑体系,梯队培育培育国家、省、市技术转移示范机构,促进党、政、校(院所)、企、社、媒”各类创新要素加速集聚、良性流动、跨界融合。提升科创产业和科创品牌的热度和影响力,以黄鹤楼星空实验室”为IP,开展科技前沿交流、科技成果转化、创新创业大赛、创投路演等一系列有声势、有特色、有实效的活动,做强武昌创新品牌

推进科创空间集约发展。持续推进“黄鹤楼星空计划”,不断完善“一谷一廊多带”数字科创产业空间。锚定智慧空天信息、智慧交通、智慧医疗产业,推进中科武大智谷建设。依托阿里巴巴华中总部暨产业社区基地的引领集聚效应,以武汉数创大厦数字经济产业园为先导,统筹盘存桃源国际、联发九都等空间载体,沿滨江一线布局建设一批数字经济产业园,推进滨江数创走廊持续扩容。持续推进环高校院所创新经济带特色发展,推动环湖北大学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带、环武汉理工大学余家头校区数字交通协同创新基地、环武汉音乐学院数字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环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首义校区智慧数据产业带建设、环农科院油料所国际健康油谷建设,实现大学校区-产业园区-城市社区融合发展、联动创新。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培育。瞄准产业链关键环节和核心技术,加快资源整合,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水平,引进和培育一批集聚国际高端要素、技术含量高的创新龙头企业,支持龙头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强化培育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新物种”企业、上市科创企业等。支持中小企业建立内部研发平台、技术中心,参与建设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实施“数字融万企”行动,落实中小企业上云补贴计划,为创新型企业提供上云数字化、融资上市、专题培训、市场推广等服务。

完善科创金融支持体系。通过创业投资、银行信贷、上市融资等多方式,加大科技创新全链条金融支持力度。发挥首义科创母基金作用,重点聚焦数字经济、“双碳”、新材料、生命科学等产业投资,加快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深入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和产业链提升工程。提升科技信贷水平,综合运用再贷款、再贴现等货币政策工具,支持鼓励银行开发知识产权质押贷、股权质押贷、碳排放权质押贷等创新信贷产品,完善政策性融资担保和再担保体系。加大资本市场对接,充分发挥辖区上交所中部基地、北交所湖北基地的资源优势,加大对科创企业的上市培育、辅导支持和政策扶持,充实上市金银种子等后备企业库,鼓励支持科创企业通过发行债券等方式,促进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二)纵深推进动能转换,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聚焦总部楼宇发展。提升总部能级,充分发挥市区总部经济高质量发展政策措施的引导作用,鼓励存量总部企业增资提能、发展壮大。因楼制宜,打造专业特色楼宇。围绕入驻龙头企业,定向招引产业链上下游关联企业,激活龙头企业带动集群效应,以点带面构建楼宇产业生态,实现区域“总部经济+楼宇经济”双向驱动。以主导产业为标准,以导入产业高端和高端产业为重点,全方位优化楼宇产业布局,力促主导产业集群发展。围绕“一街一品”规划,对不同街区、不同功能的现有企业类型情况进行分析,对有条件的楼宇进行重点培育。加大对各类500强总部项目的招引,重点围绕已接洽项目,以最大的诚意,开展定向招商,强化楼宇招商。

优化壮大主导产业。持续壮大金融服务、工程设计、文化旅游、商业商务四大主导产业,进一步提升产业集群化水平。重点发展以科技金融、消费金融为代表的新兴金融业态和以各类股权投资、产业基金为代表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引导、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围绕铁四院等龙头企业,做强杨园“设计之都”。以全市绿色智能船舶产业发展试点示范行动为契机,依托中交二航院、701所、719所等船舶设计企业,建设长江绿色智能船舶产业集聚区。实施文化企业梯度培育计划,鼓励传统龙头文化企业加快转型,推进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主要特征的文化新业态发展。加强武昌古城核心景区、武昌滨江文化景观带、楚河汉街文化旅游带建设,打造武昌文化旅游地标、标志性IP和网红打卡地。结合“三圈两带四街多点”商业布局基础,实现各大景区、商圈、街区有机串联。补强高端消费市场,加快推进武汉SKP、武昌万象城和武昌滨江天街等项目建设,加大知名品牌和首店、潮店、旗舰店引进力度。

创新发展碳金融产业。依托中碳登大厦,加快打造全国碳市场核心枢纽,推进全球碳交易注册登记中心、全国碳市场中心、全国碳金融中心“三个中心”建设。推动中碳登冠名“中国”批复落地,加快中碳登组建方案批复,加强碳交易市场顶层设计,保障全国碳市场平稳高效运行。出台碳金融支持政策,鼓励金融机构及其他市场主体参与,支持设立武汉碳清算机构等碳金融基础设施机构,完善碳金融要素市场。开展高耗能行业碳减排关键技术攻关,推进低碳技术成果转化与产业化,发展可再生能源及配套产业,推动形成绿色低碳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加快构建碳金融人才支撑体系,实施碳金融人才支持计划。

塑造数字经济新优势。突破性发展北斗产业,发挥鸣飞伟业、开普勒卫星等重点企业牵引作用,筹建运营武汉北斗技术应用研究院,推进北斗在城市治理、民生保障、大众消费等领域创新应用,加快建设北斗产业园区,着力打造国内领先的北斗产业融合发展集群。加快开展软件服务产业规划布局,加大龙头企业招引力度,谋划承办软件服务平台论坛和大会,强化推广软件服务应用模式,依托微思敦、广联达等重点企业,以及华为云、阿里云等云服务提供商,带动平台生态中的中小企业共同发展。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推进智能装备研发、卫星研制技术的2个院士项目落地转化,在机器视觉、遥感图像等领域形成具有武汉辨识度的智能产业集群,助力建设武汉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

(三)提升城市能级品质,打造宜居宜业活力城

提升城区功能品质。加快建设华中金融城、滨江商务区、武昌古城三个功能区,推动杨园、白沙洲片区更新改造,加速构建“三区融合、两翼展飞”功能布局。加快补足城市基础设施短板,重点围绕热门商圈、重要片区布局新建一批微循环道路、打通一批断头路,并配套做好停车设施和充电桩建设;结合雨污分流及混错接改造、渍水点改造、二次供水改造等,着力解决城市排水、居民用水、污水治理等顽疾问题。持续推进城区精细化治理,大力实施园林绿化“八大工程”,全面落实“路长制”,抓好示范街区、示范道路、示范项目创建,推动城区管理从主干道向背街小巷延伸、从单一市容管理向城市综合治理延伸。

建设新消费集聚地。完善商贸中心格局,探索建立以黄鹤楼起点,途径昙华林、楚河汉街等地的“商贸大环线”,推动消费环境和消费模式升级,促进商文旅融合发展。补强高端消费市场,以武汉SKP入市为契机,重点引进知名品牌和高端业态,引入品牌1000家以上、国际品牌首店入驻600家以上,在黄鹤楼、昙华林、东湖等区域重点引进国际品牌高端商务酒店与高端文化体验酒店。优化商业配套设施,加快推进兴国路西段、东湖西路、纬五路、纬六路等道路工程建设,优化商业街区慢性交通体系,提升各大商圈、街区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打造高效便捷的政务环境,深化“一件事一次办”改革,推动跨地区跨部门流程再造和集成服务改革,全面推行“零号员工陪伴成长”专项行动,主动靠前为企业提供过渡办公场所、帮办审批、融资对接等服务。打造优惠宽松的市场环境,进一步落实“组合式”减税降费政策和金融纾困政策,完善产业政策兑现体系,搭建免费公益性用工服务平台,推动惠企政策的直达快享。打造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受理企业个性化法律咨询课题,开展“点单式”“普法定制”服务,持续探索“人工智能+互联网+信用+双随机”监管模式,推进企业信用分类分级结果与重点行业监管相结合。

(四)持续增进民生福祉,共创共享美好新生活

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加快滨江小学、大东门小学异地重建等项目建设进度,持续开展素质教育特色学校创建,巩固学在武昌品牌。加快珞珈山街社卫中心原址扩建和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市七医院迁建)项目建设,加强重点人群管理和分级诊疗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筑牢健康武昌防线。持续做好“一老一小”服务保障,加快区级养老中心和水果湖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建设进度,完成6个社区老年人服务中心和5个社区幸福食堂的建设改造,扩大普惠性托育服务供给,建设一批管理规范、模式可复制的婴幼儿照护服务示范单位。

强化民生兜底保障。大力推进稳就业系列政策协同力度,组织各类招聘会和创业、技能培训,拓宽就业渠道。实施减负稳岗扩就业各项措施,持续推动“三保”(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新增扩面,加大保障房建设筹集力度,将残疾人、大龄未就业等就业困难人员列入就业援助对象,针对性制定援助措施,促进社会工作专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加强政府救助与慈善帮扶有效衔接。开展社区“领头雁”“三微”工作培训,深化五社联动”服务机制,加强社区社会组织培育,提升社会工作者服务能力,不断强化社区为民便民安民服务功能

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抓好生态环境保护修复,以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为抓手,统筹推进大气、水和土壤的综合治理,抓好生态资源转化惠民,重点做好PM2.5与臭氧协同控制、巡司河流域综合整治和白沙洲部分工业地块土壤环境治理,全面提升生态品质。推行绿色生活方式,以创新碳普惠机制为主要路径,建设完善碳普惠服务平台,围绕绿色出行、绿色消费等受众面广、数据基础好的领域,开发推出垃圾银行”等一批绿色生活场景,建立市场化赋值激励体系,有效引导企业、居民、机构低碳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