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30日在武汉市武昌区第十六届人大常委会
第四次会议上
武昌区发改局局长 李武军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今年以来,我区深入贯彻国家、省、市各项决策部署,围绕区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年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全力推进各项工作,不断提高经济内生动力、城区治理能力、生态环境质量、公共服务水平,稳步实施年度计划,进一步推动了“十四五”规划蓝图落地。
一、上半年主要目标完成情况
——全年地区生产总值预期目标增长7%: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815.62亿元,同比增长3.2%。
——全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期目标增长5%:上半年全区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80.9亿元,扣除增值税留抵退税因素,同比增长0.1%。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预期目标增长10%: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33.09亿元,同比增长18.4%。
——全年计划实施重大项目210项,年度计划投资300亿元以上:上半年实施重大项目212项,实现投资181.4亿元。
——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计划与经济增长同步:上半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637元,同比增长5.4%。
——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降低率完成市下达目标:上半年预计完成市级下达目标。
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任务完成情况
今年以来,受国际环境复杂演变、国内疫情冲击等因素影响,经济下行压力明显加大,全区上下保持定力,狠抓重点、克难攻坚,稳住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大局。
(一)发挥创新引领作用
完善科技创新生态。围绕中科·武大智谷建设,引导产业资源在片区聚集,积极推动珞珈山创新项目尽快落地。提档升级创孵载体,推荐“北斗+”众创空间入选2021年度拟备案国家众创空间名单公示。扶持科技企业成长,现有国家级、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家、33家,数量位居全市前列。摸底拟申报高新技术企业125家,现有高新技术企业525家,数量占全市5.74%。组织290家企业完成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提前超额完成全年目标。推进科技成果转化,组织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活动3场,完成技术合同成交额61亿元。推动科技创新发展,新增每万人发明专利数13.07件。服务院士经济发展,积极推进龚健雅、张金麟等4个院士专家项目落地工作。
强化人才引领作用。创建武昌博士创新创业联盟,吸纳各类创新创业博士成员500余人,接洽拟落地博士项目5个。推荐“双碳”研究领域2人申报“武汉英才”并成功入选。推进“百校千企万人”实习实训工作,新建大学生就业见习基地6家。举办各类招聘培训活动18场,在江汉大学、武汉科技大学、湖北大学成功举办了校园招聘会,现场达成聘用意向1099人。组织企业中高层次人才邀约面洽会18场,达成签约意向532人。举办各类大学生创新创业培训活动40余场。
加快数字经济支撑。制定《数字经济“十四五”规划(2022-2026)》和“黄鹤楼星空实验室”计划,选定徐东大街君临国际大厦作为数字经济产业园,签约力龙机器人等5家企业,拟引进阿里云(武昌)创新基地及华中区首个专精特新企业服务中心。搭建政企供需精准对接平台,依托区域创新委员会数字经济界别汇聚42家数字企业,围绕65项数字政府需求清单,运用“智慧武昌”建设成果,征集152个企业解决方案,落地助老微立方、政务服务旗舰店等一批“小而美”数字场景,积极招引数字经济企业投资武昌,充分发挥数字政府对数字经济的牵引带动作用。
(二)夯实经济发展基础
强化项目拉动作用。加快土地征收收尾,持续推进铁四院一期、电车二公司南、得胜桥千年古轴等续拆项目,开展徐东铁四院三期(R片)等新启动项目前期工作。加快土地储备出让,加紧推进中医药大学紫阳校区B地块、紫阳村片、小湖口村土地储备,完成武锅B2地块、国棉二厂还建地块、保安街二期B地块的出让。加快重大项目建设,积极服务11项新开工和78项重大在建项目,全力推进襄阳大厦、积玉万象等20个重大项目年内竣工交付或达到竣备条件。优化项目服务机制,制定下发《2022年区领导联系服务重点推进项目工作方案》,积极协调解决项目拆迁灭籍、规划方案调整等具体问题100余个。
提升招商促进作用。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456.57亿元,排名中心城区第1,签约引进亿元以上项目34个、总金额360亿元。抢抓湖北省属国资平台改革和央企区域销售总部落地关键机遇,推动湖北农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湖北省住房保障建设管理公司和湖北省长江新材有限公司总部项目落地开业。建立领导领衔重点招商引资项目库机制。突出龙头企业“虹吸效应”,紧盯建链补链延链强链实际需求,促进优势产业提档升级,形成“引进一个、带动一批、辐射一片”效果,签约入库一批外向型项目。
激发消费带动作用。启动“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印发区级实施方案及3个试点社区“一圈一策”。开展系列消费促进活动,定制涵盖商圈、超市、零售、住餐四大板块共计千余家门店的“武昌潮玩消费指南”,有效提升消费热度。积极发展外向型经济,从支持外资企业投资发展、国际贸易业务发展、跨境电子商务发展、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发展等四个方面不断完善武昌区支持外向型经济发展政策。鼓励我区企业报名参加广交会、消博会、中国-东盟博览会、“荆楚云展”等线上线下展会,组织武汉捷鸿等外贸企业参加外向型经济线上培训,帮助企业开拓海外市场。
(三)提升产业发展质效
夯实总部楼宇实力。引进各类500强总部项目3个,兑现2021年度市级总部企业奖励资金1900余万元,启动2022年武汉市总部企业申报工作,预计有8家以上企业符合申报条件。会同第三方专业团队开展楼宇经济调研,围绕全区楼宇经济发展情况、发展环境、发展目标等方面进行了全面分析,提出下步发展计划和实施举措,完成星级楼宇评定。梳理楼宇招商资源,搭建招商资源与投资项目的桥梁。强化亿元楼宇培育,22栋亿元楼宇税收情况达时序进度。
提升产业竞争能力。发挥重点产业支撑作用。推进碳金融集聚区建设,聚力打造碳汇大厦为全国首个碳金融集聚示范楼宇,作为全省唯一代表被纳入全国首批国家气候投融资试点。新增北交所湖北基地、长江创业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等15家金融(服务类)机构落地。工程设计产业持续发力,全区64家工程设计类重点企业共完成营收171.68亿元,同比增速 25.84%,拉动全区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速12.76个百分点。积极打造商贸中心,推进武商梦时代广场、武汉华联SKP等重点项目建设。提振文化旅游产业,以夜游武昌为主题,推广夜上黄鹤楼、夜行长江边等品牌活动,楚河汉街成功获评第二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举办“赓续千年 奋进武昌”2022武昌区文化旅游资源推介会系列活动, 推进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创建。
释放市场主体活力。促进市场主体扩容,新登记市场主体17072户,其中新增企业类市场主体7941户,均排名中心城区第2。推进“四上”企业入库工作,逐月摸排辖区潜在入库企业,加强政策宣传。完善上市后备企业库,举办或组织辖内上市后备企业参加省市区上市专题培训活动6场,我区在辅上市后备企业5家,报港交所在审企业1家(华视股份),11家企业获评2022年-2023年度省级“金种子”上市后备企业。按照“主业相同、产业相近、行业相关、优势互补”的原则,结合全区产业资源优势和未来发展方向,聚焦科技创新、文旅融合、城市建设3个主业,整合组建首义科创、古城文旅、东湖城建3家公司,进一步推进区属国企做强做优做大。
(四)突出营商环境优势
提升行政审批效率。推行“一门一窗”改革,除限制情形外,全区1682项政务服务事项全部实现政务服务中心集中办理,高频事项进驻区政务服务中心综合窗口比例达80%以上、进驻街道便民服务中心(站)综合窗口比例达100%,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排查工作,清理审批事项72条。畅通办事通道。加快推进“一事联办”,全面规范审批流程,广泛设立“跨市通办 ”窗口,承接武汉城市圈“跨市通办”事项319项及长江中游城市群“跨市通办”事项254项。加快改革创新,推进扩大电子证照和数据共享应用、“极简审批+审管联动”等试点工作。
深化助企纾困服务。积极开展政策兑现工作,完成全口径增值税留抵退税26.3亿元,缓缴社保金额1035万元,为企业贴息2000余万元,发放失业金5700余万元 、技能提升补贴1159万元,减免区属国有房屋租金3500余万元。全面完成企业和人才服务系统建设,围绕企业融资、财税代理、法律服务、管理咨询等专业领域服务需求,引入第三方服务搭建“撮合”中心。盘活创新发展基地资源,拓展“共享办公室”功能,实现企业“拎包开会”。
完善结对帮扶机制。积极开展“零号员工陪伴成长”专项行动,建立“区领导对125家重点企业包保、市区处级干部对844家‘四上’(含金融业)企业包联、街道对所属企业包扶”的全覆盖帮扶企业机制,精准摸排企业经营情况,上门宣传落实惠企政策,协助解决制约企业发展的政策、人才、融资等需求要素和降本增效、发展转型、产业链供应链受阻等瓶颈问题,共收集企业问难和需求573个,现场及时解决问题265个,其他问题及时分类转办。积极开展涉营商环境投诉件“回头看”督查督办。
(五)优化城区功能环境
完善基础设施系统。完成城建投资63.47亿元,启动兴国北路(兴武路—东湖路)等18条道路建设,完成水果湖闸子系统、茶港子系统海绵城市建设,启动南湖联通渠北子系统海绵城市建设。完成徐东变电站配套设施6公里电力通道土建工程预验收,基本建成国盛街电力通道,启动武车一路、富安街、建安街电力通道建设,完成公平路、尚隆路电力通道施工前期手续办理,推进月亮湾、新生路、武泰闸变电站前期工作。完成梦时代广场、武汉实验中学等11处共15214个停车泊位,合伙人大厦、君临国际等9处共4397根充电桩建设,提前完成全年目标。加强韧性城市建设,完成6处渍水点整治,基本完成武锅片区污水次干管95%主体工程建设,推进水果湖片区雨污混错接改造前期工作,推进86个二次供水点位改造工作。全力推进征拆工作,保障轨道交通十一号线、十二号线、新武金堤路、两湖隧道东湖段等骨干交通设施和武泰闸污水处理厂环保工程建设。
改善空气水体质量。严格落实河湖长制工作要求,共巡查河湖1288次,其中区级河湖长巡查67次。河湖港渠水体稳定向好,长江(武昌段)水质稳定在地表水Ⅲ类标准,平湖门、余家头饮用水源地水质保持地表水Ⅱ类,达标率100%。1-6月综合评价内沙湖水质Ⅱ类,四美塘、晒湖、水果湖Ⅲ类,外沙湖、紫阳湖IV类。打好大气污染防治“五大攻坚战”,建立“科研-监测-巡查-整改” 闭环的科学管控、精细管理体制。空气质量优良比例逐月提升,武昌紫阳国测点空气质量监测优良天数139天,优良率80.3%。
提升城市管理水平。上半年城市综合管理月平均分88.36分,累计排名中心城区第三。高质量发展园林绿化,新建绿地4.78公顷、绿道5.6公里、林荫路4.1公里,植树0.5万株,完成8个公园广场改造,新开工建设3座口袋公园。高标准推进精致环卫,新改建16座环卫公厕,新建30座垃圾屋,全区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达97%,信息化平台收运垃圾覆盖率达90%,生活垃圾资源回收利用率达38%。持续养护市政设施,做好道路桥隧养护维修,道路日常维修面积约4.1万平方米。规范管理共享单车,完成全区2484个非机动车停放点位的施划工作,停放面积约5.6万平方米,规整单车11.8万余辆。整治违规广告、招牌500余处,持续做好辖区1076栋景观亮化楼宇的巡查维护工作。
(六)改善群众生活品质
保障公共服务高质量供给。全力保障就业优先,组织“春风行动”、“学子留汉”工程等线上线下招聘会20余场、提供优质岗位55800余个,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3539人,失业人员再就业2714人。巩固教育强区地位,推进滨江小学新建、大东门小学异地重建,十五中、三十九中改建项目建设,加快歌笛湖幼儿园室内装修,新增180个公办园学位。中高考成绩领跑省市,中考普高上线率62.44%,高考省理科状元花落武昌,全区600分人数1200余人, 600分以上人数占全省12%。营造敬老为老氛围,推进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 完成家庭养老床位改造建设800张,为1960位老年人提供居家上门服务,发放高龄津贴2723.23万元。加强社会保障兜底,社保扩面1.31万人次,发放低保金2372.97万元、各项补贴21.92万元。提升老旧小区居住体验感,新开工52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
筑牢生命健康防线。巩固疫情防控成果,连续打赢2月、4月两场本土疫情歼灭战,累计接种疫苗300万剂次,对29类重点人群累计核酸检测1200万人次。推进公共卫生补短板,继续推进市七医院迁建(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项目、中华路街社卫中心还建项目、积玉桥街社卫中心新建项目建设,完成全区需要改扩建的9家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发热门诊、所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热诊室标准化改造升级。建设紧密型医联体,推进专家号下放社区和专家下沉家庭医生服务团队,提升居民就医感受度。提升“一老一小”健康服务,首义路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申创武汉市医养融合康复服务中心,紫阳街水陆社区申创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实施普惠托育服务专项行动,现有各类托育机构75家,托位数共2866个。
丰富文体公共服务供给。加快街道、社区公共文化设施提档升级,向街道社区配送图书10400册。积极开辟群众身边的公共文化活动空间,新建武昌第二座城市书房“39文化书馆”。配合做好全市“东亚文化之都”创建工作,持续打造武昌群众文化活动品牌,组织开展“墨咏芳华?女书画家作品展”等群众文化活动76场次。深入推进全民健身活动,持续优化“12分钟文体圈”,公共体育健身场地和设施完好率达98%以上。丰富青少年暑期体育活动,确定10个青少年夏令营免费培训项目,共计14个培训点,可参训人数1300人。
(七)推进社会治理创新
深化法治政府建设。坚持依法行政,深化对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制发《武昌区关于进一步深化党政机关法律顾问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文件。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建设全民参与、整体联动创建机制。规范行政执法,梳理规范执法指导标准,加强执法人员培训,开展行政执法监督检查。做好复议应诉,依法审理区级行政复议案件55件,按期办理市级行政复议案件9件,开展行政复议决定落实专项排查行动。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完善矛盾纠纷多元调处化解机制,固化推广“公安+司法+律师”三所联调工作模式,支持成立涉及金融、民商事、医疗纠纷等领域的民办非企业调解组织,推进司法救助、特困帮扶政策落实到位。
夯实社会治理基础。组建武昌区域创新发展委员会社会治理创新界别工作委员会。为社区购买场地意外险和社区工作者重疾险。开展国际化社区创建提质工作,开展各项活动11场。组织武昌新时代十大社区治理创新项目评选活动,初选20个项目进入决赛。推荐6个项目入选2022年度全市社区治理助力计划。确定南湖街宝安社区、水域风华社区水域天际小区为市级三方联动工作试点,推动社区进行软硬件打造。中南路街百瑞景社区、粮道街昙华林社区创建2022年度武昌清廉社区示范点。推动社区形成特色工作法,昙华林社区“一五一十”工作法被中国社会报介绍,长湖社区工作法获武汉市2021年度“优秀城乡社区工作法”。
维护社会平安稳定。不断建强政法队伍,巩固深化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成果,深入推进思想政治、纪律作风、业务能力建设。圆满完成全国和省市“两会”、北京冬奥会、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等重要敏感节点安保维稳工作。持续严打邪教现行违法犯罪行为,打防宣并举,侦破反宣案件9起。开展涉黑涉恶线索“全领域、全方位、全流程”交互排查、串并分析,确保问题线索不漏不落。今年来,全区共打掉恶势力犯罪集团1个、一般犯罪团伙7个,破案27起、刑拘39人。启动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办结涉养老诈骗线索120条,立案12起(含积案),受理有关涉老“食品”“保健品”等消费投诉77件,办结率100%。
上半年,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总体平稳,但受国际环境复杂严峻和国内疫情冲击等超预期因素影响,结构性矛盾和周期性问题叠加,经济运行面临较多困难挑战。 一是经济稳增长压力较大。传统支柱产业金融业、房地产业增长乏力,投资、消费需求潜力释放不充分,新兴产业发展步伐不够快、力度不够大,未能形成有效拉动力,叠加区域发展先发的高基数影响,制约着区域经济增长。二是创新发展活力不足。辖区企业总体创新活力仍显不足,创新活动局限于少数企业,创新隐性成本过高、缺乏稳定资金来源成为制约创新能力提升的较大阻力。上半年我区新增授权发明专利数仅为洪山区、东湖开发区1/2,辖区高校院所集聚的优势未能充分发挥。三是实体经济困难较多。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综合成本上升,加之终端需求不足导致企业成本、市场“两头受挤”、经营承压。住宿、文旅等接触型消费以及相关生活性服务业完全恢复还有差距,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困难较为突出。四是民生保障和公共服务需持续优化。就业、教育、文化体育等民生事业需要进一步提高供给品质,城市管理、生态环境等领域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
三、努力完成全年计划的主要措施
当前,国内经济恢复还存在很多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但我区经济韧性强、潜力大、长期向好的基本特点没有变。随着一揽子政策措施落地见效,经济运行有望逐步改善。下半年,全区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武汉重要讲话精神,坚决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重要要求,察形辨势、坚定信心,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力争完成全年各项目标。
(一)聚力保障经济平稳运行
紧盯主要经济指标任务,扭住经济运行关键节点,坚持“预报、预审、服务、调度”工作闭环,加大对掉进度指标的分析监测力度。聚焦重点领域,紧盯金融业、建筑业、其他服务业等重点行业,国开行、中铁十一局、铁四院等重点企业,武汉中央文化区、长江中心等重点项目,实施“一业一策”、“一企一策”,强化精准服务,支持增长较快的企业实现更快增长,促进受影响较大的企业快速复苏,推动各类潜在增长点靠前发力。积极培育后备企业库,全面动员街道、部门走访潜力入库企业,做好成长型企业跟踪服务工作,确保下半年完成新增300家“四上”企业目标,夯实经济发展底盘。
(二)全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
紧盯时间节点,坚持每周调度项目进度和投资计划,加快重大项目开工建设、投资纳统,全力推动应开未开项目尽早开工,确保市级重大项目按投资和建设时序稳步推进。组织区领导、街道、部门一对一包保服务重大项目,高效解决项目策划、招商引资、征收拆迁、土地储备供应、开工建设、投资纳统等问题,促使续建加力、新开早开、前期加速。加大中央、省预算内和地方政府专项债项目谋划和前期工作,跟踪包装一批成熟度高、市场前景好和竞争优势明显的新项目,高标准、高质量做好前期各项工作,争取更多项目进入国家、省市“大笼子”。对中央已下达资金的项目,加快资金支出进度,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推动在建项目早见成效。
(三)推动重点产业提质增效
持续增强总部经济引领力,充分发挥市区加快总部经济高质量发展政策措施的引导作用,鼓励存量总部企业增资提能、发展壮大,做好市区总部企业认定及奖励兑现工作。打造气候投融资“武昌样板”,做好碳汇大厦低碳产业空间打造,推进武汉市双碳产业暨碳金融研究院启动运行及武昌区碳金融生态联盟组建揭牌,筹备成立碳普惠公司,抢占国内创新先机,争取碳金融集聚区全国引领优势。充分发挥铁四院、中南建筑设计院等工程设计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强化工程设计产业联盟平台效应,积极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集聚发展。加大线下活动组织、宣传力度,进一步激发来汉旅游活力,推动旅游市场回暖,拉动旅游消费。推动武汉长江中心、武汉SKP项目、武汉梦时代广场等重点商贸项目尽快开业,助力区域经济提升。
(四)持续加大助企纾困力度
坚定不移落实中央稳增长一揽子政策措施,以减增效,以降培源,打造优质稳定的经济发展环境,助推市场主体尽快恢复元气和活力。强化税务、金库、银行等部门之间的联系沟通,定期测算落实减税退税政策对财政收入的影响,合理调配资金,为政策落实提供坚持保障。深入企业开展帮扶活动,持续推进“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帮扶实践活动暨“零号员工陪伴成长”专项行动,协助解决制约发展的政策、人才、融资等需求要素和发展转型、产业链供应链受阻等瓶颈问题。多措并举地帮助企业降低创新成本,做深做实帮代办服务、共享会议室、惠企服务券、人才邀约面洽对接、数字赋能专项补贴等助企降本增效特色举措,助推企业成长发展。
(五)抓好财源培植建设工作
统筹协调主体财源与一般财源、传统财源与新型财源、现有财源与潜在财源的关系,形成梯次发展,实现应收尽收、颗粒归仓,真正把财源建设“蛋糕”做大。正确处理好投入与产出、开源与节流、稳增长和防风险、向内挖潜和向外争取的关系,培育新兴财源,构建多点支撑、结构合理的现代财源体系。落实市场主体培育工作,着力培育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做强做优本土优势企业,强化骨干税源企业支撑作用。强化堵漏挖潜,严格激励约束,进一步健全重点领域财税治理机制,堵塞税费征管漏洞,提升征管质量。
(六)强化民生兜底保障
持续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坚持动态清零,坚决认真贯彻中央、省、市确定的新冠肺炎防控政策举措,保证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功能有序运转。推进组建区公共卫生应急管理委员会,联通“预防—控制—治疗”各环节的医防融合、救治一体的体系。高度关注疫情对就业民生带来的冲击影响。抓好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大力推进学子留汉政策落实,举办“乐创武昌”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营造全区创新创业良好氛围。做好能源、粮食和“菜篮子”保供稳价,落实好阶段性缓缴社会保险费、失业保险稳岗返还等援企稳岗政策,保障低收入群众基体生活,织密扎牢社会保障安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