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28日在武汉市武昌区第十六届人大常委会
第二次会议上
区政府国资局局长 吴 芬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受区政府委托,向区人大常委会报告2021年度武昌区企业国有资产情况,请予审议。
一、企业国有资产总体情况
(一)企业国有资产总量
截至2021年底,纳入全区企业国有资产报告统计的企业共54户(一级企业9户,其中区滨投公司、区城投公司、区环建公司3户企业为平台企业,企业资产合计654.07亿元,主要承担土地收储整理和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任务;二级企业19户;三级企业25户;四级企业1户),主要从事投资与资产管理、房地产开发、租赁和商务服务等行业。企业国有资产总额782.97亿元,同比增长13.00%;负债总额682.29亿元,同比增长14.32%;所有者权益总额100.68亿元,同比增长4.76%;营业收入20.17亿元,同比增长36.67%;利润总额1.58亿元,同比增长19.47%;净利润1.21亿元,同比增长15.60%;已交税收总额1.05亿元,同比增长27.71%。
(二)国有资本规模布局情况
截至2021年底,54户企业实收资本共计58.58亿元,同比增长11.75%。其中,国有资本58.26亿元,民营资本0.32亿元。国有资本主要布局于三个行业:(1)投资与资产管理类。共4户企业(区国控集团、区滨投公司、区环建公司、区城投公司),总资产731.42亿元,净资产92.53亿元,营业总收入13.51亿元,利润总额1.34亿元。(2)房地产开发经营。共2户企业(区武房集团、区昌大公司),总资产50.21亿元,净资产7.24亿元,营业总收入5.43亿元,利润总额0.02亿元。(3)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共3户企业(区昌安公司、区黄鹤集团、区世纪尚文),总资产1.35亿元,净资产0.91亿元,营业总收入1.23亿元,利润总额0.02亿元。
(三)风险控制情况
2021年,国资监管部门及各出资企业严格落实国有企业经营管理、对外投资、兼并重组、破产清算等方面政策要求,重点加强国有资产风险防控监管,国有企业未发生重大风险事件。
(四)国有资产交易情况
2021年,区属国有企业资产交易共2宗,分别为区滨投公司子公司昌联地产全部股权及债权转让,以及区国控集团子公司兴昌物业公司公务车转让。以上两宗交易均严格按照《企业国有资产交易监督管理办法》要求,在武汉光谷联合产权交易所进场公开交易,成交金额30.52亿元。
(五)国有资本收益分配情况
2021年,区国控集团、区武房集团、区昌安公司三户企业纳入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范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3861万元,实际上缴国有资本经营收益4116.12万元,较2020年实际收入增加274.12万元,同比增长7.13%。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3861万元,实际支出2881.28万元,主要用于国有企业资本金注入、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改革成本支出等。
(六)企业负责人、高管薪酬情况
根据区委、区政府印发《关于深化区属国有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的实施方案》(武昌发〔2018〕10号)文件,按照“根据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改革进度,成熟一家、实施一家”精神,从2020年起,将企业年度考核结果作为企业负责人薪酬分配和履职评价的重要依据,结合区属国企实际情况和2019年度基本年薪基数7.4万元标准,对区国控集团领取年薪的董事长及1名副总实行薪酬预发和清算。副总经理基本年薪根据董事长基本年薪的0.85倍确定。因疫情影响,2020年度、2021年度执行情况有待区深化国有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完善收入分配体系后予以执行。
2021年,9户一级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包括公司经理、副经理、财务负责人,董事会秘书和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人员)共75人,平均薪酬23.17万元。两家集团公司中,区国控集团高管23人,平均薪酬36.64万元;区武房集团高管37人,平均薪酬17.70万元。
二、国有企业改革和监管情况
(一)加大整合力度,优化国有资本布局结构。一是继续实施企业改革重组。以企业AA+信用评级为目标,推动区属国有企业资产、业务、人员、政策等资源要素科学调配,按照产业相近、行业相关、主业相同的原则,将建设咨询服务商区弘德公司并入区国控集团,提升企业服务区级重点项目建设能力。二是深化经营性事业单位转企改革。推进原房地公司公司制改制,稳妥落实事业人员安置,完成房地公司所属8家事业单位的法人注销,实现新旧公司业务和人员平稳过渡。三是加快新兴产业资本布局。聚焦区域发展战略目标,以碳汇大厦、养老中心等区级重点项目建设为载体,在科技创新、生态环保、民生保障等领域加大国有资本投入,推动国有资本向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
(二)完善管理制度,健全管资本为主的国资监管体制。一是强化产权登记管理。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国家出资企业产权登记工作的通知》,组织开展国有企业产权登记专项清理,并核发产权登记证表,夯实国有资本监管基础。二是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推进企业内控体系建设,健全区属国有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等管理机构,向区属国有企业派驻监事,强化监事会的监督权和独立性,充分发挥监事会监督职能,构建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三是加强监管制度建设。坚持依法依规行权履职,加强重点领域建章立制,制定《区属出资企业国有资本收益收支管理办法》,修订《履行出资人职责机构监管权力和责任清单》,将日常经营事项授权企业依法进行内部决策,使制度更加符合“以管资本为主”的要求。
(三)强化日常监管,提升国有资本监管效能。一是规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缴。常态化开展经营预算编报工作,强化国有资本收益的审计核查及收缴拨付,实现国资监管的精细化、专业化。二是加强审计监督。严格落实企业改制金、解困金、医保救助金“三金”政策,按年度开展“三金”使用情况专项审计,保证资金使用安全;结合企业报表审计开展经营业绩考核评定,将经营业绩考核结果与企业负责人薪酬分配挂钩,发挥业绩考核的引领作用。三是开展专项清理。组织开展民企挂靠、境外股权投资、拖欠农民工薪酬、虚假财会信息等专项清理,及时查补管理短板。四是加强教育培训。加强国企党的政治建设,举办党建引领国企改革培训班,推进清廉企业建设,提升企业负责人行权履职能力。五是完成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稳步推进国企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移交工作,132家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移交属地街道管理,完成23个国有企业职工家属区“三供一业”改造收尾工作。
三、履行社会责任情况
(一)牢固树立“企业社会责任也是企业发展核心竞争力”的理念。坚持将“人民城市”理念贯穿于国企社会责任管理全过程。结合企业类别和功能定位,把与企业运营最相关、与利益相关方最直接,以及与对社会环境具有重大或潜在影响的事项作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重点,积极构建履行社会责任的工作体系。区滨投、城投、环建等平台企业不是实体类企业,其业务具有特殊性,在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平台抓手作用,实现了功能价值。在疫情防控等关键时刻,区属国企拉得出,打得赢。区国控集团和子公司组成党员先锋队,圆满完成下沉社区、方舱建设、境外隔离点管理工作,市政公司被评为省级抗疫先进集体,多名党员在各项工作中被评为先进个人。区武房集团承接徐家棚街速8快捷酒店、汉街1818汉庭酒店的三区两通道隔离酒店建设,并选派20余名党员干部进驻酒店参与疫情防控工作。隔离酒店服务期间,共接收服务300余名隔离人员,该项工作获得了区防疫指挥部的充分肯定。
(二)把履行社会责任融入国有企业管理文化,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将社会责任融入企业战略和发展目标的制定、实施和评估全流程。将诚信经营、保护环境、主动参与公益事业等作为企业职工共同遵守的道德准则、团队精神。2021年,区国控集团及各子公司深入开展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庆祝建党100周年讲话等各类专题学习活动,组织红歌传颂、知识竞赛等形式多样的庆祝活动,以党建引领推动集团各项工作有序、高效开展。区国控集团子公司武汉昙华林运营管理有限公司成功获评“湖北省旅游休闲街区”,昙华林历史文化街区核心区修建性规划及建筑设计获2021年度武汉市规划协会优秀规划设计奖规划类一等奖;区武房集团不断打造和升级“武房趣家”长租公寓品牌,项目数量和服务质量双提升。2021年,累计运营大学生毕业租赁住房项目26个,总房源7591套,面积24.77万平方米。
(三)继续推进国有企业落实社会责任项目。积极落实需要国企担当有为、体现社会责任的相关工作。区国控集团及各子公司承接外沙湖、楚河及水果湖水环境综合整治,新溢洲路、江安北路等城市断头路打通工程,海绵城市建设等工程;区武房集团负责拆迁征收10万余平方米,累计签约800余户;区平台企业负责土地收储和基础设施建设,已启动武锅棚改、月亮湾、徐家棚四美塘、杨园铁四院项目改造计划。以上项目都集中在沿江、沿景区、沿地铁等优越的位置,拆迁整理工作既有助于优化城市发展空间布局,改善居民生活环境,又能够呼应新武昌发展和首义文化片区改造,提升武汉城市形象。
四、下一步工作安排
今年是区政府向新一届区人大常委会报告企业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第一年,通过这次报告工作,进一步摸清“家底”,也反映出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一是企业资产规模不大,融资能力和融资渠道受限,融资成本高。二是企业盈利能力不足,承接的业务主要来源于区内资源,市场竞争力不强。三是产业布局不合理,传统行业的比重过高,存在内部同质化竞争,企业国有资产的整合度还不高,政企不分的情况依然存在。
对标在全省全市建设“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建设高质量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武昌目标,下一步,区政府将严格按照区委、区人大常委会的部署和要求,进一步加强国有资产的分类监管,提高国有资产使用效益,并着力做好以下工作:
(一)进一步加强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坚持和加强党对国有企业的全面领导,把加强党的领导与完善公司治理统一起来,推进管资本与管党建相结合、履行出资人职责与履行国资监管职责相结合、党内监督与出资人监督相结合,推动党建工作与企业经营深度融合,把党建工作成效体现到企业经营管理、创新发展、维护稳定的具体实践中,创建武昌国资党建特色品牌。
(二)进一步加大整合力度,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明确国有企业主责主业,以AA+信用评级为抓手,按照“主业相同、产业相近、行业相关、优势互补”的原则,继续推进国企归并整合,重组打包一批资产优质、产权清晰、收益稳定的资产注入国有企业,推动资源要素向龙头企业和重点领域集中,快速做大企业国有资产体量,力争尽快实现一家区属国有企业达到资本市场信用评级AA+。
(三)进一步完善内控制度,充分释放企业活力。推动企业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规范董事会运作,优化董事结构和比例,发挥监事会监督作用,构建覆盖公司决策、经营、内控等各领域的合规运营机制。深入推进劳动、人事、分配机制改革,把该管的管住管好,该放的放权到位,赋予企业更大经营自主权。对企业主业投资由企业依法依规自主决策,企业非主业投资进行总量控制,对资产负债率超过控制线的重大投资项目进行审批管理。
(四)进一步加大监管力度,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坚持“以管资本为主”完善国资监管制度体系,着力调整优化监管理念、监管重点、监管方式和监管导向,落实权力清单、责任清单的制度。对标专项改革行动计划要求,推进出资人监管和纪检监察监督、巡视巡察监督、审计监督、社会监督等统筹衔接,提高监督效能。
(五)进一步加强国有企业人才队伍建设。定期举办高管、后备干部人才培训班,建立“企业领导班子后备干部人才库”、“董监事人才库”和“科技人才库”,有计划地开展人才教育培训,不断改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结构。探索破除人才流动体制机制障碍,试点实施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以及社会各方面人才双向流动机制,促进人才合理流动、优化配置,有针对性地蓄人、招才,为企业发展储备人才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