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重要发布 > 常委会会议文件
武昌区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报告
发布时间:2021-10-20 08:47    打印     阅读次数:

——2021年8月26日在武汉市武昌区第十五届人大常委会

第三十八次会议上

武昌区人民政府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近年来,在区委正确领导和区人大监督指导下,我们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和省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要求,始终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结果导向,注重改革创新,以流程再造提速增效,以企业和群众感受为第一标准,政务环境、市场环境、法治环境和城市功能品质不断提升,企业和群众的获得感不断增强2019年、2020年连续2年全市营商环境年度工作考核排名第二,2020年省营商办组织第三方对全省103个县(市、区)开展营商环境评价,我区排名第一。现将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开展情况

(一)建立健全高效的统筹调度机制

1.健全组织领导体系。区政府高度重视营商环境建设,把优化营商环境列为区政府的“一号工程”,持续健全组织领导体系。区优化营商环境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围绕“营商环境最优城区”目标,制定年度工作要点,细化考评规则,定期调度讲评,形成了“争先创优、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各部门、街道坚持以市场主体需求为导向,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强化政治站位,凝聚思想共识,对标一流标准,凝心聚力抓落实。

2.创新考核督办机制。武汉市营商环境考核内容的基础上增加了政务服务、服务企业人才、第三方考核、改革创建的考核项,对承担营商环境重点任务单位工作情况实施加减分,进一步激发创先争优意识。创新督查督办机制,制定《武昌区优化营商环境督查督办工作制度》,聘请10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为营商环境督查员,对年度工作要点、重点专项工作开展督促检查,对督察反馈的问题及意见,一一回应整改落实。

3.健全诉求办理机制。认真抓好营商环境投诉问题的处理,优化涉企诉求件办理环节,强化互动沟通,丰富提示告知功能,加大对武昌微邻里“企业之家”板块、企业直通车热线(88855555)的宣传,形成“武昌的企业找武昌”“武昌的企业武昌帮”的良好氛围。及时梳理市长专线、武汉城市留言板、武昌市民热线的企业诉求,充分运用社区、街道、部部“三级呼叫”机制,强化协作办件,严格落实“四到位”(对诉求合理的解决到位,诉求不合理的政策宣传和思想沟通到位,有实际困难的帮扶到位,有法律途径的普法宣传和法律途径指导到位),切实解决企业困难问题,2020年我区在全市长江网、城市留言版营商环境诉求反馈考核获得满分。

4.深入开展专项整治。结合市区“六项治理”要求,组织开展“优化营商环境大排查大整改”“优化营商环境清减降”专项行动,通过领导干部深入企业一线调研访谈,部门街道一线服务企业,全面排查出优化营商环境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顽瘴痼疾和深层次体制机制问题共120余条,印发情况通报3期,督办通知2期,制定整改举措100余条,较好回应了市场主体期待。

(二)着力打造更加规范高效的政务环境

1. 深入推进“一网通办”“一窗通办”“一事联办”。今年以来,我区围绕“高效办成一件事”,创新推行极简审批模式,目前已推出30个项目,截至8月13日累计办结量5164件,减时限7420天、减材料14744件、减跑动2034次、减环节1617个。发布区、街、社区三级权力事项清单,全面推行“一网通办”,市自建系统与统一受理平台打通率达100%。优化再造户籍户政、交通交管、税费办理等领域办事流程,累计138个事项实现“全市通办”,77个事项实现“一张身份证办成事”。全区各级政务大厅综合窗口,均已上线使用武汉市智慧管理平台统一收发系统,能够进行无差别受理、一窗通办。“我要开美容美发店”一事联办事项完成办事指南修订并通过市级审核。严格执行首问首接责任制和一次性告知制,属于本部门(单位)办理的,一次性告知其所要办理事项的程序、所需资料以及不予办理理由;不属于本部门(单位)办理的,积极联系协调,全力为市场主体办事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深化政务数据共享应用,推出“地图找楼招揽企业考察入驻”等十大智慧应用场景,以技术手段提升企业群众获得感。

2.深化工程项目审批改革。持续减材料、减流程,制定建筑工程规划许可证豁免清单,对建设工程类、建(构)筑物类、设施类纳入清单项目可不再申请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对新建单体建筑面积不大于2000平方米、建筑高度不超过24米的低风险区管工程项目,实行了施工图联合审查改革,建立施工图分类审查制度、低风险建设工程施工图免于审查、告知承诺制和设计人员终身责任制;对投资100万元或建筑面积小于500平方米的区管工程项目,调整办理施工许可限额。规范联合验收要求,除特殊建设工程外,其他建设工程消防验收实行备案抽查制度。积极推行运用湖北省电子化施工图审查系统,实现了不见面申请和审批。

3.清理规范中介服务动态调整中介事项清单,完成待审核事项清理“归零”工作。组织集中清理规范行政审批中介服务39项。加强代理机构监管,定期组织专项检查,落实第三方中介机构实施备案制,持续降低政府采购代理机构准入门槛。

4.畅通投诉举报渠道。深入开展助企活动,搭建政企沟通平台,组织召开政企座谈会,广泛收集反映企业诉求和意见建议。优化信息平台,畅通市场主体诉求渠道,打通数据交换瓶颈。推动群体性投诉、反复性投诉等重点案件包案制度,积极开展“案结息诉、群众满意”活动。

(三)着力打造更加宽松便利的市场环境

1.持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严格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按照清单依法依规开展市场主体登记,对清单所列事项严格规范审批,对清单之外的行业、领域、业务等应登尽登、能进全进、可办尽办。全面推行商事登记全程电子化,大力提高企业登记管理的信息化、便利化、规范化水平。积极拓展“互联网+政务服务”,大力倡导24小时网上申报、自助服务区全程帮办等网上办理服务。今年以来,新登记企业类市场主体7254户,变更登记11281户。

2.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展税务宣传渠道,畅通纳税人咨询渠道,打造专业、快速、准确的税收政策咨询辅导新模式。推行非接触式办税、预约办税等有效手段,提高办税服务效率,统筹抓好减税降费政策落地落实。规范涉企行政性收费,加强全区行政事业性收费管理,定期更新行政事业性收费目录。制定落实存量大企业、成长性较好企业常态化对接服务清单。积极开展“服务万企 春雨行动”系列活动和落实企业服务接待日制度。持续落实好武昌“1+8+N”产业政策,进一步拓宽企业融资渠道,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加大清理政府拖欠工程款力度,积极预防边清边欠反复反弹现象。今年上半年累计为200家企业兑现重点产业发展奖补资金4554万元,为249家个体户贷款贴息93.7万元、19家企业融资补贴417.3万元,81家企业减免房租及社保费约1980万元,兑现政策资金7078万元,清查转供电主体 297家,督促清退多收违规电费979 万元。

3.加强市场监管执法工作。深入推进“双随机、一公开”,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建立健全“一单两库一细则”,开展7次双随机抽查,涉及餐饮服务、特种设备、广告知识产权、农业农村、食品销售、农药及动物防疫、新设立企业等领域6828户市场主体。落实跨部门“双随机”联合抽查工作常态化机制,今年以来,部门联合抽查6次共84户市场主体,检查结果及时对外公示。推进“互联网+监管”,落实月度考核、季度通报和适时调度制度。

(四)着力打造更加公平完善的法治环境

1.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以保护驰名商标、地理标志、老字号注册商标为重点,持续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行为。今年开展打击商标侵权假冒集中行动10次,立案5件、结案3件,总罚没款1.1696万元。做好辖区企业高价值专利培育,为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开通知识产权快审通道,指导辖区13家企业做好知识产权保护备案。组织开展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举办7场专题培训,处理16件知识产权维权线索投诉。协助湖北省技术交易所建立武昌区第二家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站。积极开展技术成果交易、专利成果转让等知识产权保护特色工作。依托辖区内21家知识产权非诉纠纷解决机构,建立行政调解、人民调解、保护工作站调解等有机衔接、相互协调、高效便捷的知识产权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构建“预防+调解”模式,打造基层知识产权纠纷调解工作体系。加强企业海外知识产权维权指导,开展“重点企业知识产权维权和保护及海外护航专项计划”交流会,引导企业拓展海外知识产权业务。

2.妥善解决商事纠纷。开展特邀调解,着力化解商事纠纷,着力降低解决纠纷的诉讼成本。今年1-7月,委派诉前调解5392件,开展在线音视频调解2038件,调解成功2361件。开通在线调解、在线立案、电子送达、在线庭审功能,为中小投资者全流程、一站式在线纠纷解决机制,累计在线立案案件7567件,电子送达6547次,在线庭审212案217次。发展专业调解,在已建立7个行业性专业性调委会基础上,设立专事旅游纠纷的行业性专业性调委会。开展矛盾纠纷集中化解专项行动,充分发挥四级调解网络作用,加大纠纷化解力度,成功调处涉企纠纷313件。

3.落实企业破产制度。严格按照法律及司法解释的相关规定,着力完善破产案件审判机制,及时受理符合立案条件的破产案件。组建破产案件专业化审判工作团队,与中国银行中北路支行达成合作协议,初步建立起了破产工作金融司法联动协议机制。深入推进破产工作府院联动,妥善办理朕宇房地产公司和东辰房地产公司破产案。

4.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开设“信用武昌”专栏,及时发布信用体系政策法规、“双公示”信息。开展严重违法失信行为专项治理,对8家企业警示约谈、签订信用承诺书、发送监管提示函、纳入行业重点监管,督促其修复信用。开展信用服务机构失信问题专项治理,发放《信用服务机构信息公示告知书》31份,提高信用服务市场透明度。定期收集报送信用状况监测预警指标数据,实现信用信息共享查询。常态化推送行政许可、行政处罚“双公示”数据,持续引导企业诚信营业、守法经营。

(五)着力打造优质的城市功能品质

1.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公共卫生应急指挥体系高效畅通,根据疫情形势及时调度,精准实施防控策略。在卫健部门增设公共卫生总师、首席公共卫生专家特设岗位。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增加全额拨款事业编制153名。引入云辉芯瑞生物科技公司,打造全国移动便携检验云平台。加大学校新(改、扩)建力度,加强教师队伍培养,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引进2家优质非国有博物馆落户武昌,优化武昌博物馆体系。开展2020年度非国有和行业博物馆年审和考核,充分发挥博物馆功能作用。组织备战第十届琴台音乐节。建立养老政策清单动态更新机制,落实养老机构和养老设施建设运营补贴,积极开展老年康养护一体化服务和老年人家庭医生健康管理签约服务,激发养老服务市场活力。

2.持续改善生态环境。加大环评审批正面清单、告知承诺制政策宣传解读和执行力度,全面推广17 大类44 小类行业环评告知承诺制试点工作。严格按照“三线一单”要求进行建设项目环评许可。开展区级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编制。实施重点排污口生态化改造,外沙湖、楚河、水果湖、紫阳湖基本完成水环境治理和水生态修复。全区国考断面水质优良率达到国家、省考核要求。加强对污染地块的监管。确保我区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90%以上。

3.推进物流降本增效。宣传普及《关于继续实施物流企业大宗商品仓储设施用地城镇土地使用税优惠政策的公告》及相关优惠政策,指导物流企业积极申报税收优惠。实施路网改造,新建微循环路12条,改造提升3条。开展“智慧物流”推进工作和A级物流企业培育申报。社会物流总费用呈下降趋势。

二、存在的不足

(一)思想认识不到位,工作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个别单位对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少数干部“推一下动一下”,只想“守摊子”,不去“趟路子”。思想解放程度不够,破冰前行勇气不足,责任担当意识不强,守着“确保不出问题”的旧思想、老观念,一些审批事项“说放又不放”、“明放暗不放”。换位思考意识不强,忽视了市场主体的感受。

(二)政策落实不到位,政府诚信有待提高。一些单位拿出的政策缺乏针对性、操作性,企业望“政”兴叹。2019年花大力气制定出台了“1+8+N”的政策体系,截至目前仍有工程设计、文化旅游、楼宇经济等几项政策处于“休眠”状态,对企业“失诺”。

(三)事后监管不到位,监管执法能力有待加强。一些部门以审批代替监管、重审批轻监管的问题仍然存在,监管理念、监管方式、监管机制滞后,监管缺失、检查任性、执法不力等问题仍然存在,一定程度影响了市场良性竞争和健康有序发展。

三、下步工作举措

(一)进一步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持续深化极简审批

“不破楼兰誓不还”的决心、“刀刃向内,自我革命”的勇气、“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毅力,始终聚焦市场主体需要和满意度,围绕“高效办成一件事”,全力推进极简审批改革,逐步扩大极简审批事项范围,实现极简审批全覆盖。重点落实“五减”“五通”,大力推进“一网通办”“一事联办”,加快推进“一网通管”,全面推进使用统一受理平台,落实“综窗”受理“一窗通办”。完善深化“一次性告知”制度,试行市场主体住所(经营场所)登记告知承诺制及地址备案制。进一步深化拓展“容缺审批”范畴,加大自助终端实体应用力度,持续优化政务服务效能,不断提高市场主体办事便利化水平。

(二)进一步抓好三大专项行动,巩固优化成果

持续抓好优化营商环境大排查大整改、清减降和单项改革先行试点创建三大专项行动,巩固前期专项行动成果,进一步推动三大专项行动任务清单化、项目化落地落实,进一步压实责任、细化举措、强化配合、全力推进、务求突破,不留死角、不折不扣、不遗余力地集中破解营商环境难题,突破优化瓶颈,促进制度完善、体系优化、能力提升,让专项行动成果红利惠及市场主体和群众,让高效、便利、红利“看得见、摸得着”。

(三)进一步优化服务供给,提高企业获得感

    以市场主体需求为出发点、着力点和落脚点,实施“一需一策、一企一案”,“准确把脉,对症下药”,精准输出优质服务。持续抓好“服务万企 春雨行动”系列活动,加大企业走访力度,问需于企、问计于企、问效于企,认真落实常态化、清单式和定制化服务,切实解决一批市场主体所急、所盼的营商环境难点和堵点问题。持续推进“互联网+监管”工作,认真落实涉企行政处罚“三张清单”,积极推行预警提示、容缺执法和柔性执法,进一步抓好“立审执”提速增效,不断加强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力度。

(四)进一步加强联动协同,强化工作合力

强化“优化营商环境舍我其谁”的责任担当意识,树牢“营商环境无处不在”“优化营商环境人人有责”的理念,强化责任担当和压力传导,层层压紧压实责任。部门之间、部门内部之间既要立足岗位职责,厘清职能任务,明确责任分工,更要加强统筹联动,强化协同配合,凝聚共识,努力形成共建共创最优营商环境的强大合力,凝神聚力深耕营商环境沃土,全面推动营商环境高位求进和提档升级。

(五)进一步加大宣传,扩大正面示范效应

加大力度抓好营商环境优化提升的宣传推广,积极营造敢为人先、争先创优,共创最优营商环境城区的良好氛围。结合省市优化营商环境大会精神,抓好正反典型工作,突出总结提炼正面典型案例及先进经验做法,如开展极简审批模式的宣传推广工作。认真抓好区内优化营商环境正面典型案例的评选,力争推出更多具有创新性、引领性、示范性、可推广复制的武昌经验。通过正面典型案例的示范、带动和促进作用,以点带面推动全区上下合力打造出武昌优化营商环境的“升级版”。

优化营商环境永无止境。我们将以此次专题询问为契机,在区委的正确领导和区人大的监督指导下,进一步转变思想观念,主动对标先进地区,以思想破冰引领发展突围,加强统筹调度,强化跟踪问效,创新服务举措,坚持以“小切口”推动“大变化”,尤其要加大疫后服务市场主体的力度,激发创新创业动力,保持市场主体活力,全面提升服务能力,不断创优营商环境,为打造“五个中心”、建设现代化大武汉贡献武昌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