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26日在武汉市武昌区第十五届人大常委会
第三十二次会议上
武昌区司法局局长 龙洁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受区人民政府的委托,现将区政府执行《武昌区人大常委会关于进一步加强法治宣传教育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2016年以来,区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指引,始终站在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化建设的政治高度,站在推动武昌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增进民生福祉的全局高度,站在加快区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的大局高度,把法治宣传教育纳入我区“十三五”总体规划和全面依法治区总体工作布局中统筹谋划、系统部署,研究制定《武昌区第七个五年法治宣传教育工作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强力推进法治宣传教育落地落实。2019年我区被湖北省评为“七五普法中期先进区”,区教育局、区城管局、中华路街等7个单位获评省市“七五普法中期先进集体”。
二、主要做法
(一)坚持高位谋划,汇聚法治宣传教育新合力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坚持党对法治宣传工作的领导,先后成立区依法治区(普法)领导小组、区委全面依法治区委员会、区守法普法工作协调小组,围绕“统筹、协调、督促、检查、推动”五项职能,健全了由区委全面依法治区委员会统一领导、办公室牵头抓总、协调小组督促推动、街道部门各司其职的组织领导机制,汇聚了“党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实施、各部门齐抓共管、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强大合力,构建了统是“一盘棋”、干是“一条心”、做是“一家人”的大普法格局。
二是强化责任落实。坚持以“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为抓手,先后制定《武昌区关于建立“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的实施意见》等4个文件,区分责任对象、明确责任主体、落实责任目标,细化完善部门和行业年度普法责任清单,建立健全联席会议、责任清单、精准普法、工作管理等4项机制,实现普法工作由“软任务”向“硬指标”转变,进一步做大“朋友圈”、织密“责任网”、共筑“同心圆”。
三是强化监督检查。制定《武昌区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目标管理考核标准》,把普法工作纳入全区绩效考评“四张成绩单”、纳入全区立功单位评选、纳入考核领导班子的重要内容,通过“记落实账单、列责任清单、上荣誉榜单”等系列措施,激发各单位抓好法治宣传教育的内生动力。按照“先期部署、中期检查、终期评估”的步骤,严密组织《决议》《规划》实施,今年10月中旬,分个工作组对全区84个普法单位进行了检查验收。
(二)坚持突出重点,务求法治武昌建设新成效
一是政治引领聚焦点。全区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和党的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市工作要求,重点学习宣传宪法确立的国体、政体、基本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持续增强全区上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通过专家教授讲学、领导干部领学、党委党组研学、政治轮训深学、机关基层普学、工作实践促学等“六学”举措,推动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宣传贯彻落地生根。
二是宪法宣传抓节点。突出宪法主题,周密制定每年宪法宣传周计划,落实国家工作人员宪法专题学习,先后开展宪法专题讲座和学习辅导100余场,精心组织每年的“12·4”国家宪法日和“宪法宣传周”集中宣传活动,2018年在全区各级党组织开展“百名书记学宪法讲宪法”活动,2019年成功承办的全省“宪法宣传周”启动仪式,受到省纪委书记王立山和省司法厅的充分肯定。突出重要节点,充分利用重要宣传节点和重大活动时期,推动“宪法+”主题宣传常态化,区直部门和各街道 “4·15”“6·26”“12·4”等重要节点,广泛开展系列主题活动,确保“宪法+”主题宣传不断线。
三是党规学习无终点。深化学习宣传。推动《党章》《准则》《条例》等党内法规学习宣传常态化,开展“日日推、周周讲、月月测、人人谈”宣教活动,5年来共举办“清风讲堂”88期,组织“一把手”讲党规党课235场。强化教育培训。充分运用中共五大会址、中共纪律建设历史陈列馆等红色资源,组织开展案例警示、现场观摩、主题宣讲及业务培训30余场次。从严执纪问责。注重发挥反面典型警示作用,加大防范监督和执纪问责力度,5年来给予纪律处分402人、移交审查起诉23人、巡察问责追究160人,通过身边的典型案例事例,促进党规党纪常抓常学、入脑入心。
四是学法用法盯重点。紧盯领导干部“关键少数”,将法律作为“必修课”,制定《两级党委中心组集体学法制度》,区委宣传部先后安排23场党委中心组集体学法,邀请法学专家教授举办专题讲座47场,与北京大学、武汉大学、厦门大学等高校合作开展法治培训,提升领导干部的法治素养。紧盯国家工作人员“关键群体”,严格落实《关于完善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制度意见》,将法律作为“基础课”,纳入党校(行政学院)课程、融入学习计划、列入考核内容,各单位常态组织无纸化学法用法考试。近2年,先后举办国家工作人员法治讲座、培训、报告会172场次。紧盯青少年成长“关键时期”,严格落实《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将法律作为“思政课”,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推动法治教育计划、课时、教材、师资“四落实”,共建成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11个、青少年空间121个,率先实现校园法务室建设全覆盖,创新“家庭教育武昌行”“小手牵大手”等特色普法活动,“警校家”活动经验全市推广,小学生“漫画说法”经验全国交流。
五是法治文化增亮点。拓宽法治文化传播路径。顺应大数据时代特点,树立“互联网+”思维,建成由“法润武昌”普法网络平台、“武昌微邻里”、“大成武昌”“武昌律师”微信公众号、“武昌普法”抖音号组成的新媒体普法传播格局,提高法治宣传教育的覆盖质效。推进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建成武昌廉政公园法治文化园、首义路千家街法治文化示范带等8大法治文化地标,推进区直战线、街道社区的法治文化阵地建设,精心打造具有武昌特色的法治文化集群,四美塘宪法主题公园、堤东社区法治文化园获评湖北省星级法治示范点。创作精品选树先进。以“传承武昌精神、宣扬武昌人物、讲好武昌故事”为主题,组织创作了情景剧《家与加》、木偶剧《手机风波》等一批精品力作,推选先进代表、优秀作品参加法治活动评选,区公安分局民警刘五桥荣获“武汉市十大法治人物”,禁毒宣传片《在路上》获全省第二届法治动漫微电影三等奖。
六是全民普法释疑点。注重法治惠民,深化“民呼我应”举措,优化矛盾纠纷化解,实化法治惠民服务,通过普及法律常识来凝聚法治共识,加大全民普法力度,“互联网+法律志愿服务”获评武汉市法治惠民“十大品牌项目”。加大宣传引导,编印下发《生活中的法律》、《阳光信访 为民着想》信访手册等“七五”普法宣传图书1万余册,推动141个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室挂牌运行。推行法进社区,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持续推进送法进社区活动,5年来,全区开展普法宣传活动2万余场次,普法受众200余万人次,法治宣传教育普及率达到了98%,全民守法的意识持续加强,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形成自觉。
(三)坚持循法而治,迈入法治武昌建设新阶段
一是关口前移控“源头”。注重加强法治政府建设,建立完善政府法律顾问制度,2017年设立全省首个区级法律服务机构库,实现了政府法律顾问全覆盖。注重加强源头控制,自觉把重大行政决策活动纳入法治化轨道,制定《武昌区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实施办法》,规范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和合法性审查机制,坚持做到“五个一律”(提请政府审议的决策一律送交法制部门审查、区政府常务会以及重要的议事会议一律要求法制部门参与、所有政府合同协议等一律要经过法制部门审查、所有规范性文件的立改废一律由法制部门统一把关、所有重大行政处罚决定一律经法制部门审核后报批),全力推进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连续两年全面依法治国专项考评位居全市第一,2019年武昌区被司法部评为“全国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先进单位”。
二是破解难题抓“重头”。针对近年来征收拆迁遇到的矛盾难题,我们大力推进法律服务进征收、进项目,制定《武昌区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屋征收法律服务工作的实施方案》,整合全区法治资源,建立征收工作法律服务体系,“司法所+律所”服务团队与各街道各片区项目对接,参与方案制定、法律政策宣传、矛盾纠纷化解,有效规范征收拆迁流程,有力保障征收工作依法有序开展。
三是依法治理硬“拳头”。注重法治创建,深入开展“四个100”法治创建活动,全区16个单位获评省级“法治建设示范单位”。注重矛盾化解,2017年在全市率先以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将专业律师纳入调解领域,成立武昌区睿和天下调解中心,探索“公安+司法+律师”三元调解模式,成立诉调对接中心,组建171个调委会,近5年来成功调解矛盾纠纷5.5万余件,2018年被司法部评为“全国人民调解工作先进集体”。注重普治并举,深入学习宣传国家基本法律和省市地方法规规章,统筹实施社会治安、文明创建、拆违风暴、精致环卫等专项行动,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成效显著,武昌区连续12年被评为“全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胜单位”。
(四)坚持守正创新,开创“精准式”普法新模式
一是推行“前置性”普法。大力开展“疫情防控、法治同行”主题宣传,疫情期间在线推送法律和防疫常识11.5万余条,发放宣传资料7.5万余份。组织编写《疫情防控法律法规知识摘要》等原创图文进行法律解读,创作的《依法科学有序防控 靠你靠我靠大家》法治动漫被学习强国等新媒体平台推送。在疫后重振的关键阶段,围绕复工复产、优化营商环境,大力开展针对性普法宣传,助推经济社会加速发展。
二是推行“防范性”普法。针对我区涉众型经济犯罪高发的情况,大力开展防范非法集资专项宣教活动,举办专题讲座913场、培训150余场,发放宣传手册10万余份,选用千名物业“兼职”金融风险监督员,“处非”工作经验被《法制日报》及省市多家媒体宣传报道。
三是推行“订单式”普法。针对不同行业、部门、群体的个性化法律需求,以法律“六进”为抓手,探索“订单式”普法新模式,为辖区单位、企业、群众提供差异化、精准式的普法服务,相关经验被中国普法网、法制日报、司法部官网等国家媒体刊登。
三、存在不足
虽然我区在“七五”普法和依法治理上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三个不够”:一是方式方法还不够鲜活。有的普法工作还存在行政化、模式化、程序化色彩,普法的时代性和特色还不够鲜明;有的不善于运用现代网络科技手段进行普法,“报网端微屏”作用发挥不大,普法教育形式单一,缺乏创新意识,群众喜闻乐见载体较少,宣传效果不佳。二是普法宣传还不够精准。有的对普法对象需求了解不多,不能做到因人而异,千人一面、千篇一律,针对性不强;有的对群众关注的热点焦点抓得不准,群众的参与热情不高,实效性不强;有的对普法内容选择不够精准,接不了“地气”,贴近不了实际,实用性不强。三是人才队伍还不够专业。多数普法单位从事普法工作的人员为兼职人员,不能做到分管专司、专业专注,虽然成立了普法讲师团队伍,但是规模不大,人员有限,普法志愿者队伍建设水平参差不齐,整体专业素质不高。
四、下步打算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固强补弱、查漏补缺、回炉补课,努力在“三个持续”上下功夫:一是持续抓好问题整改。坚持问题导向,切实把检查验收的过程作为解决问题、推动工作、促进落实的过程,对自查发现的问题,认真梳理、分析原因、立说立行,不折不扣抓好整改落实,切实做到打一仗、进一步。二是持续推进工作创新。坚持守正创新,顺应新时代新技术的变革,紧跟大势大局,利用现代科技手段,研究探索普法和依法治理方式方法,对标对表全国先进城区,学习借鉴成熟经验,不断创新工作举措,做大做强武昌特色品牌。三是持续加大普法力度。坚持人民至上,践行司法为民的宗旨,进一步加大重点对象学法用法、全民普法守法和法治创建力度,提高法治宣传教育覆盖率,提升人民群众法治获得感,加快区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助推武昌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为“八五”普法谋篇布局,为武昌建设创新型城区和国家中心城市核心区提供强有力的法治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