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24日在武汉市武昌区第十五届人大常委会
第三十次会议上
武昌区人民政府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下面我代表区政府,报告武昌区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情况。
社区卫生服务是城市医疗卫生服务的基础,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应有之义。近年来,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的监督和支持下,区政府按照“红色引擎+五线推进”升级版总体部署以及实施健康行动计划、打造民生幸福品牌等工作要求,坚持以居民健康需求为导向,加大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力度,提升基层医务人员能力和水平,充分发挥群众健康守门人作用,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社区卫生服务的满意度。孙春兰副总理,全国政协副主席李斌,国家卫健委主任马晓伟,副主任于学军、王贺胜,国家中医药局局长于文明等领导先后视察武昌基层社区卫生中心工作并给予充分认可。水果湖社区卫生中心成为国家卫健委医疗改革基层联系点,国家卫健委副主任王贺胜同志挂点联系。根据《区人大常委会关于全区基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情况报告的审议意见》相关要求,具体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机构建设情况。全区建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8家,其中政府举办8家,公立医院举办3家,高校举办2家,国有企业举办3家,社会资本举办2家;建有社区卫生服务站26个,基本建成“15分钟社区卫生服务圈”。与“十二五”末期对比,中心减少1家(原紫阳中心因改制撤销);全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有床位448张,配备的全自动生化分析仪、CR、DR、彩超等大型医疗设备从30台增至57台。政府办8家社卫中心的人事、财务由区卫健局统一实行“一类保障、二类管理”,其他10家非政府办社卫中心的人事、收支独立管理,区卫健局给予监管及指导,并对政府购买服务项目进行考核评估和资金拨付。
(二)人员薪酬情况。8家政府办社卫中心共核定事业编制426人、外聘员额333人。截止2020年7月1日,在岗工作人员总数558人(含全科医生97人),其中,在编人员291人、外聘人员267人。在编人员年人均收入从2015年的12万元,2019年增加至22万元;外聘人员年人均收入从2015年的4.5万元,2019年增加至6万元。
(三)专业职称情况。全区社卫中心共有卫生技术人员904人。其中,8家政府办中心共474人,包括:副高级及以上职称26人、中级职称163人、初级职称285人;执业(助理)医师192人(含全科医生101人、公卫医师3人)、注册护士205人、药师41人、技师36人;研究生及以上学历16人、本科220人、大专及以下学历238人。
(四)财政投入情况。区财政逐年加大对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保障力度,2017年-2019年投入资金分别为1.63亿元、1.85亿元、2.28亿元。与“十二五”末期比,社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由2015年的人均45元提升至2020年的人均65元;区财政资金投入由1.16亿元增加至2.28亿元,增幅达96%。
(五)基本服务情况。“十三五”期间,全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门诊量达535.7万人次,住院量3.42万人次,与“十二五”末期相比,门诊量增长8.32%,住院量下降48.81%。签约居民12.28万人,其中重点人群7.67万人,签约覆盖率36.19%,履约率100%。持续开展“一中心一品牌”创建活动,中华路中心陈启谷的特色方剂、首义路中心路志术的浮针疗法、徐家棚中心喻立的特色推拿等诊疗服务深受居民欢迎。
二、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坚持政府主导,夯实保障基础
一是建立坚强有力的领导体制。武昌区始终坚持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的理念,将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事业作为建设“健康武昌”的基石,纳入全区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社区建设规划,并列入年度绩效管理目标、深化改革项目、政府重点工作,全面落实医疗保障政策。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每年专题听取人才队伍、拆迁还建等社区卫生重要工作和重大问题。区人大、区政协领导长期关心社区卫生服务事业发展,先后开展了有关专题调研和课题研究。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积极建言献策,5年间提出相关议提案52件,助推社区卫生服务能力提升。
注重规划引导和顶层设计,先后委托武汉理工大学和市规划设计院编制《武昌区人口发展与教育、医疗资源均衡配置规划》和《武昌区民生设施专项规划》,推动基层医疗规划与人口规划、空间布局规划相衔接,经过摸底调查,全区141个社区中除余家湖、宝通寺、大东门等6个社区外,其他社区均被其所在规划单元内的社区卫生中心和服务站覆盖,基本建成“十五分钟社卫服务圈”。
二是建立协同配合的联动机制。在全区上下进一步健全政府主导、卫健牵头、部门协同、街道配合的联动工作机制。区卫健局落实行业主管和统筹协调职责,各部门和街道各司其职、各尽其责。
履行健康管理职能,形成工作合力。区教育局采用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每年对全区13万中小学生免费开展健康体检并建立健康档案。针对中小学近视问题,2016-2018年分三年投入近千万元,对全区中小学教室进行防近视灯光评估和改造。社区教育学院每年在14所社区学校32个社区教学点开设口腔保健、心血管保护等28门健康教育课程,打造家门口的健康课堂,五年累计40万人次参加各类健康教育培训,发放健康教育读本27000多本。区民政局建设具有康复护理功能的医养融合的机构10家,2019年,提供助医服务9723人次。
围绕难点热点问题,集中力量破解。针对社区卫生中心公卫医师和精防医师人员不够,多年流招的困境,编办、人事局增加区疾控中心60名公卫医师编制,分三年到位,2020年招聘22名公卫医师充实到社区卫生中心家庭医生团队。区政法委、残联采用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每年投入600万元,聘请省人民医院、天佑医院、武昌医院、武东精神医院精神科医生每周到阳光驿站巡诊,网络会诊指导精神患者用药并免费发放精神类药物,给予376名精神患者家庭照护补贴。针对国家基本药物品种难以适应居民慢病治疗需求,医保局、社保处积极向国家、省、市医保、社保部门反应,基本药物品种由484种增加到800多种,增加品类主要为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等治疗药物。合理控制基层社区卫生中心采购基本药物的考核比例,推广省级带量采购和竞争性谈判的方式,让更多居民需要的药品以更低的价格更多的品类在省级平台供社区卫生中心采购。发挥医保报销杠杆作用,增加职工医保和居民医保在社区卫生机构住院报销比例,分别达到90%和88%,同比增长10%和28%,与三级医院住院报销比例差距分别为30%和6%。
围绕提升服务能力,整合资源加大投入。区政府区财政逐年加大对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保障力度,并将社区卫生服务经费单独列支,专款专用,所需资金纳入财政预算足额安排,应保尽保,财政资金保障水平居于全市前列。区发改局做好社区卫生服务事业的统筹规划、建设项目的申报立项;区建设局对纳入旧城改造计划基层卫生服务机构项目按要求落实相关补偿,分别投入2200余万元、4000余万元,还建水果湖社区卫生中心和徐家棚社区卫生中心,在土地供应中保障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项目落地;武昌规土分局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规划审批落实“三同步”,共规划和验收7个项目配建社区卫生服务设施,建筑面积达1.1万平方米;滨江管委会在土地储备项目推进过程中,及时做好医疗用地优化布局及控规调整维护,对积玉桥街社卫中心进行原址扩建,建筑面积从不足2800平方米扩建为5000平方米;区城改局组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代建工作专班,发挥市场专业队伍优势,更好地完成中华路街社卫中心原址还建工作;区人力资源局全力支持社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绩效工资改革等工作;各个街道也对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给予大力支持和帮助。尤其是抗击新冠疫情期间,社区医护人员与街道、社区密切合作,开展体温摸排、核酸检测、健康码转码、重点人员跟踪管理等防控工作,共同为辖区居民筑牢健康安全屏障。
(二)科学规划布局,完善服务网络
一是新建一批。十三五期间,完成徐家棚中心、水果湖中心新建并投入使用;新建南湖街华锦、首义路街长湖社区卫生服务站。目前正积极推进积玉桥中心、中华路中心新建项目,其中积玉桥中心已经开工建设;积极谋划中南一中心、杨园二中心建设。建设47个社区健康驿站,家庭医生每周巡诊,打造北环路、户部巷、千家街3个示范站。
二是改造一批。每年投入548万元用于积玉桥中心、中华路中心搬迁过渡,投入1026万元装修改造水果湖中心、徐家棚中心,投入1500万元对区属8家中心以及其他中心实施发热门诊(诊室)、三区两通道规范改造和扩建,提升秋冬疫情应对能力。
三是示范一批。首义路中心、中华路中心成功创建为“全国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首义路中心蝉联“全国百强中心”、杨园二中心成功创建为“全省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省直中心达到国家优质服务基层行推荐标准。2017年,我区高标准通过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复审。
四是整合一批。将杨园一中心和杨园二中心合并为杨园中心,一体化管理运行;将原紫阳中心服务的紫阳街解放路社区、歌笛湖社区和白沙洲街涂家沟社区移交给白沙洲街第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建湖北省中医院徐家棚分院。
五是创建一批。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已建成标准化国医堂18个,示范国医堂4个,彰显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医药服务特色。12家社卫中心通过市级提档升级验收。5家社卫中心业务科室获批市级“特色科室”。开展名医培植工程,建设10个“名医工作室”。
(三)深化综合改革,促进持续发展
一是推进人事制度改革。2018年,区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深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的实施意见》,深化人事制度改革。统筹使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编制和员额,实行“区管街用”,打破隶属关系,统筹调配到相关社卫中心使用。2020年,积极争取省市关于专项招聘的政策支持,政府办社卫中心共申报专项招聘62名专业技术人员。提高政府办8家社区卫生中心医技人员比例,2019年,采用服务外包的形式,将8家中心保安和保洁人员由101名调减到28名。
二是推进绩效工作改革。2018年,区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核分配制度的指导意见(试行)》。建立以基本医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群众满意度为核心的绩效考评机制,按考评结果拨付工作经费,重点向关键岗位、业务骨干倾斜,实行优绩优酬,差异化奖励。
三是推进动力机制改革。推进薪酬制度改革,加强对基层医务人员的长期激励,建立以公益性为导向的绩效考核机制。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在编及员额人员最高与最低绩效收入差距达6万元/年,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特别是业务骨干的积极性,有效激发基层卫生人才活力。
(四)致力队伍建设,担当首诊使命
一是招聘引进。2015-2019年共列社区卫生中心医技人员招聘计划78人,实招52名卫技人员。同时,充分运用员额管理相关规定,聘用社区卫生服务专业技术人员267人,充实了一线工作力量。聘请102名具有中高级职称的老专家坐诊,在服务群众、帮带晚辈中发挥余热。
二是培训培养。先后委托江汉大学、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中南医院、省中医院定向培养、转岗培训、专项培训近300人次;60名优秀家庭医生、社区护士赴北京、上海等地社卫中心实训实操;10名家庭医生参加加拿大麦吉尔大学全科医学院网络培训。在职医护人员继续教育培训率达98%以上,社区医务人员专业技术素养持续提升。
三是对口帮扶。发挥辖区大医院资源优势,协调组织34名专家下沉到中心常态化坐诊、驻诊和带教,5名基层全科医生到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市三医院简易门诊坐诊实践。协调组织省中医院6名国医大师开展带教,60名社卫中心的中医师跟师学艺,通过“中医馆”信息化系统,赋予省中医院处方权。建成全省首个紧密型中医医联体和“1+8”区域中医专科联盟,4家大医院与5家中心建立紧密型医联体。推进三级医院专家号预留给社卫中心,方便家庭医生为签约患者提前预约。
(五)立足本职工作,诠释公益性质
一是实施基本药物制度。政府办中心及所属站点实施国家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区财政每年预算300万元药品零差率销售补贴,保障机构正常运行。5年来累计配送基本药物达7223余万元,惠及280万人次。各中心在湖北省基本药物及常用低价药品集中采购系统采购基本药物。目前平台上有省级基药目录39274条,武昌区在全省基药目录里勾选的基药目录有14442条,供各中心选择采购药品。如各中心有新增药品需求,报区卫健局后,可在平台进行增加目录,并由市卫健委审核批准后方可增加。
二是推行惠民医疗服务。为困难群众提供基本医疗特惠服务,搭建医联体便民服务平台,实行签约居民慢性病延伸处方、长处方。2019年以来,为5158名签约慢病患者每年发放药品优惠券,累计减免费用61.89万元。继续实施社区临床检验服务外包,居民以一级医院的价格,享受三级医院的检验服务。畅通双向转诊绿色通道,2019年下转患者1275人,比“十二五”末期增长18%。每年为辖区65岁以上老人实施免费体检,人均体检费用100元,累计体检20.08万人次。
三是开展基本公卫服务。推进家庭医生网格化管理,共组建114个家庭医生团队,为居民免费提供12大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截止2019年,建立规范化电子健康档案94.63万份;高血压、糖尿病管理8万余人。为全区社区居家养老中心定期提供慢病管理、健康咨询等健康管理服务,并在白沙洲、珞珈山、石洞等3个社卫中心开设医养结合床位402张。
(六)提升科技含量,推进智慧医疗
一是改造网络化平台。联合蚂蚁金服、阿里健康等互联网企业及卫宁、九州通信息化专业公司,梳理、再造社区基本医疗、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流程,优化信息系统,实现了刷脸挂号、诊前生理指标采集、诊间远程会诊、双向转诊和药品自助配送等就医全程信息化,逐步实现线上“社区检查、上级诊断、精准转诊”。
二是拓展智能化服务。联合武大人民医院,提供高危慢性病人智能穿戴设备服务,促进了家庭医生、社卫中心、三级医院及时掌握患者健康信息,跟进服务。在支付宝平台上开展了“儿童入园体检、新生儿先心筛查、孕妇产前基因筛查、老年人及从业人员体检、预防接种”等线上预约、线下实施、报告寄送到家等便捷服务。建立家庭医生微信健友群114个,24小时在线答疑,覆盖3.4万余人。
三是促进信息化发展。优化武昌民生健康云平台,完成国家三级等保、四级甲等互联互通评审。2019年7月,在第三届全国基层卫生信息化创新大赛上,我区“基于健康大数据的慢病患者药品福利管理平台建设项目”荣获二等奖,“以物联网智能穿戴设备赋能家庭医生服务(硬件)项目”荣获优秀奖和最具潜力奖。我区卫生信息化经验做法得到上级高度肯定,并召开了全市现场会进行推广。
三、存在的问题
(一)资源结构问题仍需改善。社区卫生资源配置不均衡,辖区内只有近50%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大部分社区卫生服务站的硬件建设达到市级标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房屋老旧、场地狭小,需每年修补,群众就诊场所拥挤,病房电梯无处安装。
(二)服务能级问题尚需提升。康复、老年护理等群众需求量大的专科建设相对滞后。社会办医品牌不多、规模不大。区医疗服务中眼耳鼻喉科、妇科、口腔科等社区百姓需求量大的科室功能在弱化。公共卫生、计划生育公共服务能级需进一步提升。
(三)人力资源配置依旧不足。各类卫生人才发展不够平衡,尤其是公共卫生医师、社区精防医师、全科医师和临床儿科医师总量偏少,近些年人员流失比例偏大,且学科人才建设不足。
(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还不到位。在国家、市对公立医院体制统一推进下,财政、医保、人保、发改等综合配套改革未形成有效机制,基层社区医疗机构运行机制、激励约束机制亟待健全。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群众对于医改惠及百姓的“感受度”不高,医务人员职业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
(五)信息化资源配置利用不足。各医疗卫生机构网络硬件和机房建设落后,抗攻击和灾难恢复能力弱,信息系统间的整合、互联互通不够。基层卫生人员使用电子健康档案数据服务社区居民健康管理的能力需进一步增强,运用大数据为管理提供决策支撑上不够。
“十四五”时期,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快速发展,无线城市、移动互联网和智能终端普及,为卫生服务模式、管理模式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医学科技不断突破,医学影像、创新药物、基因技术、生物医用材料互联网医疗等新技术的不断推出,将促进健康服务手段的革新和新的医学模式的产生。
四、下一步工作
(一)科学编制规划。突出社会公益性,落实政府责任,关注民生,以人为本,把优质基本公卫和基本医疗卫生作为公共产品向市民提供。依据今天人大询问的不足和问题,坚持问题导向,区政府将切实加强领导,落实责任,重点保障公共卫生服务、基本医疗服务网络和短缺资源的发展,加强考核评价建立卫生计生规划实施和资源配置的监督评价机制,分阶段组织开展规划实施进度和效果评价,及时发现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并研究解决对策。
区卫健局要落实科学编制和刚性实施《十四五卫生计生专项规划》的主体责任,加强基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基层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健全基层医疗保障体系,建立健全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建立工作目标责任制,强化规划的落实,切实维护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落实各部门职责各有关部门加强政策联动,围绕政府职能转变和卫生计生专项规划落实,制定相应实施细则。区发改局加强对卫生计生规划相关政策保障的协调落实,依据卫生计生规划对新建改建和扩建项目进行审批、核准或备案,对医疗服务价格进行监管;区财政局按照财政补助政策落实相应经费,发挥财政资金的主导和激励作用;区人社局(医保办)进一步落实医保政策和卫生计生人事政策;区大数据中心加强对卫生信息化规划指导、项目审批,推动卫生信息化项目的落实;其它相关部门各司其职,做好相关工作。
(二)拓展社区卫生综合服务能力。推动积玉桥、中华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项目建设。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平台与养老体系衔接整合,强化社区卫生服务对社区托养机构(养老院、老年服务中心、养老驿站)的支撑作用。增加老年护理床位、舒缓疗护床位(家庭病床)供给能力和服务能力。推进医养融合发展,依托家庭医生服务,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会医疗机构等为载体,支撑养老机构、社区托养机构以及居家老年人的医疗服务,实现社区内各类老年群体医疗服务的全覆盖。
重点推进全科诊室建设,实现“一医一诊室”,加快发展中医、康复、口腔、妇科、儿科、精神等特色科室。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逐步开展部分门诊重症(慢病)疾病复诊服务。推进基层医疗云应用,发挥电子健康档案在基层诊疗和预防保健中的载体作用。严格落实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做好重点人群的医防融合服务。规范开展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业务管理,提升整体医疗质量和效果,增强居民的获得感。
(三)加强队伍建设。强调发挥人的能动作用,把调动人员积极性和人力资源配置作为改革发展的方向。围绕“名医、名科、名中心”建设目标,着力搭建市重点专科、市科研项目、区特色专科等项目平台,培养基本公卫和基本医疗领军人才,加强康复医学科、全科医疗科老年病科等诊疗科目建设,力争在全市达到较高水平。积极加强人才政策研究,进一步完善人才管理机制和绩效分配机制。实施区卫生计生系统家庭医生增能计划,基层优秀青年管理人才培养计划,通过区校合作、区院合作和双向挂职等方式,拓展管理人才培养途径。分层分类开展全员培训优化人员结构,采取聘请导师带教、师徒结对等形式,对各类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继续教育培训、岗位技能轮训等,不断拓宽专项培训渠道,帮助、鼓励基层单位充分用好各专业优质资源,与先进地区逐步建立专业学术、科研课题等合作,选送重点学科带头人全科医师、各类人才梯队成员研修和专项培训。
逐步分类配齐社区卫生服务人员,探索人事编制改革措施,加快编制内卫生专技人员招录。借鉴社区工作者选拔激励机制,定期安排一定数量的事业编制岗位,遴选录用优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员额管理人员。强化“区管街用”,统一调剂使用编制人员及员额人员,实现人员流动。推进绩效管理改革,加大经费保障力度,做实“公益一类保障、公益二类管理”,按照“核定任务、核定收支、绩效考核补助”的原则,安排人员经费、公用经费和业务经费,不断完善“按劳分配,奖勤罚懒、优绩优酬”的收入分配机制。
(四)增强工作质效。继续推进社区卫生服务综合改革,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平台建设为中心,明晰平台功能定位与目标责任,凸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平台的管理功能和服务功能,理顺政府、市场、医务人员和居民间的关系,发挥资源整合、技术支持、管理支撑作用。建立以社区卫生服务基本项目与标化工作量为基础、信息化为支撑的政府补偿机制、人员管理机制和薪酬分配机制。构建内部市场机制,明晰医务人员的目标责任与合理机制,激发服务活力。以家庭医生制度建设为主线,在与居民签约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社区首诊、分诊有序、支付补偿等关键环节的制度与政策合力,逐步推动家庭医生服务成为政府提供基本卫生服务的有效形式之一。服务团队推行防治结合的契约服务、实行人头包干的支付制度、建立服务导向的分配机制、形成自由选择的竞争机制、构建分级诊疗的协作模式;强化信息化技术支持,丰富家庭医生服务手段,纳入“治未病”理念与方法,依托集约化运作与远程技术支持,完善临床诊疗协同服务模式。
建立以区疾控中心为枢纽、市七医院为龙头、各社卫中心为网底的医防协同网络。进一步推进医联体内大医院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发挥中医药在传染病防治中的优势。完善医联体协作机制,探索对口帮扶、合作运营模式,推动分级诊疗落地见效。拓展医养结合、安宁护理等服务内容,让居民对卫生健康服务有更多的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