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重要发布 > 常委会会议文件
周文隽个人履职情况报告
发布时间:2019-10-14 09:50    打印     阅读次数:

--2019年9月27日在武汉市武昌区第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上


区科学技术和经济信息化局局长  周文隽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2018年2月,区人大常委会任命我为武昌区科技和产业发展局局长,机构改革后,改任武昌区科学技术和经济信息化局局长。按照《武昌区人大常委会任后监督试行办法》《武昌区人大常委会2019年任后监督工作方案》要求,现将一年多来履职情况报告如下:


一、贯彻和执行宪法等法律法规、依法行政等情况


(一)坚持以学为先,提升自身能力素质。加强政治理论学习,重点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用新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不断树牢“四个意识”、增强“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主动适应工作内容变化,认真研学科技创新、工业经济运行、产业发展、企业服务等业务知识,不断提高履职能力。


(二)强化法治思维,提升依法行政水平。坚持带头学习和掌握法律、法规,将学习宪法、行政监察法等法律法规列入中心组学习、党委会等议事日程,不断增强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贯彻落实有关科技创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中小企业、民营经济工作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方针、政策,遵循法治思维,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在产业政策制定、维护改制企业稳定等问题上,自觉做到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切实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做到在阳光下运行。


(三)坚持严于律己,永葆政治本色。以抓铁有痕的劲头和钉钉子精神履行好“一岗双责”,在抓班子、带队伍上下功夫,对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对于发现的违纪违法问题绝不姑息、坚决查处。加强自身建设,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及其实施细则要求,做到坚持原则、恪守底线、经得考验,决不搞私下变通、弄虚作假。注重培养高尚道德情操和良好家风,厉行勤俭节约,不断增强自我约束力、控制力,慎独慎微,不追逐低级趣味,不寻求感官刺激,不做与党员领导干部身份不相符的事情,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纯洁性、先进性。


二、贯彻执行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决议、决定的情况和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监督的情况


(一)认真贯彻执行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决议、决定。我始终坚持把贯彻执行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定、决议及其审议意见作为检验执政能力和执行力的标准,带头认真学习区人大常委会的决议、决定和有关意见,对涉及到科经局的问题进行认真梳理,做到贯彻执行决定、决议不动摇、不走样、不拖拉,坚决维护决定、决议及其审议意见的权威性、可行性和指导性。


(二)高质量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建立健全承办工作机制,完善台账建立、完成时限、领导联系、督查通报、反馈落实等一系列制度,加强与人大代表的联系沟通,邀请提案人参与座谈、实地勘察,依法规范办事流程,提高办理效率和质量。2018、2019两年承办区人大代表《关于促进新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建议》《关于加大对武昌区中小企业扶持力度的建议》等建议8件,办结率为100%,满意率100%。


(三)自觉接受监督、服务人大。加强与区人大对口工作委员会的沟通联系,主动汇报工作,积极争取工作监督指导。高度重视区人大定向定点视察工作,配合区人大和人大代表对武昌区创孵载体建设和《武汉市科技创新促进条例》贯彻落实情况开展专项视察,对提出的问题组织分析研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针对问题,区科经局改革完善创新政策,一批操作性更强、更有针对性地改革举措。加速创新要素集聚,联合高校院所、领军企业,培养引进高端科技人才和创新创业领军人才,集聚建设更多企业研发中心、新型孵化器。壮大自主创新主体。加大对科技型企业,特别是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的科技创新投入,强化科技专项基金作用。整合用活创新资源。吸引国内高水平研究机构和创新性企业来武昌设立总部、分支机构和研发中心。进一步完善市、区、高校院所、社会中介机构“四位一体”的成果转化服务格局。


三、扎实履职尽责,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高质量发展


履职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的法律监督下,我团结带领局领导班子立足本职,围绕创新型城区和国家中心城市核心区建设要求,以实施区委创新驱动发展工作意见顶层设计为主线,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工作高质量发展。重点抓好了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坚持实施“大孵化”行动,建设创新创业空间


通过政府主导、引进创孵机构、街道参与等多种形式,着力构建创谷—孵化器及众创空间—街道双创空间三级创新创业载体平台。一是推进“中科武大·智谷”建设。制定“中科武大·智谷”建设方案,明确“一港、一城、两带”的空间布局,与中科院共建创谷核心区——“小洪山科学城”,规划新增建筑面积30.6万方,其中产业空间12万方左右。小洪山科学城中区(创新产业园区片区) 已经完成了产业规划和概念性建筑规划,预计年末可以进行土地招拍挂;东区(还建房片区)已进入地块招拍挂阶段,今年预计可以启动开工建设。围绕“北斗商用”、“生命健康”和“科技金融”三大产业,编制《中科武大·智谷产业发展规划和产业指导目录》。二是着力推进众创空间建设。成功引进知卓集团、氪空间、小样社区、太库四家国内知名创孵机构落户武昌,目前全区经备案与认定的孵化器和众创空间共32家,其中,国家级孵化器、众创空间4家,总面积29.47万方,在孵企业数量达920家,从业人数1.1万余人。三是着力推动街道双创空间建设。组织各街道与创新孵化专业运营机构对接,首义路街、黄鹤楼街、南湖街、白沙洲街、杨园街、徐家棚街等双创空间相继建成投入运营。


(二)坚持实施高新产业培育计划,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一是高新技术产业规模持续扩大。2018年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193家,高新产值实现364.16亿元,增长22.1%,实现技术合同登记成交额38.3亿元。在全省103个县(区)科技创新综合考评中,武昌区荣获“全省科技创新综合考评先进单位”,位列全省中心城区第1名。二是推进产业化项目。促进高端科技项目落地落实,助力中科院、横店集团、上海联影达成合作,成立中科极化医疗公司,实体运作。中科院物数所成立“天眷空间”,重点开展原子钟项目产业化开发。钱清泉院士与中铁合作,在汉开展磁浮交通系统应用研究。近期,对接的武汉梆梆安服、一汽出行也拟在我区投资网络安全、智慧出行项目。三是加强产业联盟建设。依托VV+车联网产业园建设,吸纳环球车享汽车租赁有限公司等优质企业入驻;以中船重工环境工程有限公司为龙头,通过产学研,形成成员之间优势互补和协同创新。四是加强特色产业园区建设。策划了5.5创意产业园、斗转科技园等9个特色科创小微企业园区。5.5创意产业园实现腾笼换鸟,获评中心城区中唯一达到三星级标准的科创小微园。


(三)坚持推进服务体系建设,做实做优民营经济环境


一是建设双创服务平台。打造武昌区创新创业服务中心,引入智能制造微工坊、设计思维创新实验室、黑马加速器等功能型项目,聚合第三方服务机构30家,开展服务事项120项。二是实施精准服务企业工程。协调政府职能部门精准对接企业诉求,通过实地调研、十企座谈会等形式,为全区重点跟踪的130家企业解决规划用地、用工、融资贷款、证件办理、子女入学等问题213个。三是助力企业融资。强化科技金融服务,出资5900万元参股四只基金,撬动社会资本8.04亿元,通过与多家银行合作开展“诚信纳税贷”、“助保贷”等创新金融业务,引导金融资源向创新创业领域加大配置,助推银行创新信贷业务模式,为中小企业发放贷款贴息等补贴800余万元。四是做精双创活动。做强“创响武昌”创新创业大赛品牌,跨区域征集项目300余个,云社康智能医疗、良目眼科等10个创新项目落地。依托平台开展双创人才培训,黑马学院连续两年每年遴选55家优秀的民营企业进入学院培训,培养了一支新民营经济的龙头骨干力量。五是营造民营经济发展的良好生态。研究出台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意见和政策措施等系列文件,引导民营企业聚焦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进一步推动我区民营企业聚集发展,提升发展能级。近年来,兑现通用医药、科贝科技等战略新兴产业发展支持资金350余万元,兑现氪空间、珞珈创谷等创孵载体建设支持资金9000余万元。


(四)坚持推进科技创新,促进科研成果转化


一是以专场对接活动为重点,着力挖掘高校院所科技成果“富矿”。重点围绕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重点行业领域,开展科技成果专场对接活动40余场。二是深度聚焦武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重点产业布局,借智“最强大脑”,深入武汉大学等高校院所、武船重工等企业,挖掘有转化潜力的科技成果和院士项目,李培根院士“甲板运输船设计及智能化建造”等8个院士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成功签约。三是促进产学研合作。鼓励加大院校知识产权创造、保护与运用能力,鼓励院校开放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研发平台。目前,全区拥有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和国家重点实验室6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家,联合建设国家实验室1个。


(五)坚持维护改制企业稳定,营造和谐的发展环境


一是精心化解信访积案。针对改制企业职工频繁上访问题,我们不推诿责任,不上交矛盾,全员上阵开展化解工作,重点研究涉企改制、职教幼教等信访问题,今年上半年接待上访152批次、419人次,没有发生赴省进京上访现象,确保了大局稳定。二是做好阳光信访、市长专线、城市留言板办理工作。认真做好平台分办投诉案件办理,积极调查群众反映问题,在规定时间内按程序进行回复。三是抓好安全生产。加强全局安全生产管理,强化日常安全巡查和重要节点检查,做好安全检查记录,系统内未发生安全生产责任事故。


四、存在的不足和今后工作打算


履职一年多以来,虽然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深知自己的工作与群众的要求和组织的期望还有一定差距,我也清醒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和存在的问题:一是学习新理念、新知识主动性不强,习惯于用经验、用老办法解决问题;二是对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统筹谋划不够、解决眼前的问题考虑多,打基础管长远的工作做得少。针对不足和问题,今后,我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改进:一是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用新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二是深入调查研究,聚焦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工作中存在的堵点、痛点、难点,研究出台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三是进一步改进作风,多深入基层、深入企业,倾听基层声音和企业诉求,切实为他们解难题、办好事。


主任、各位副主任,我将以此次评议为契机,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更加自觉地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认真负责地向人大报告自己的工作,认真办理好每一件人大代表建议,虚心听取代表的批评和意见,主动配合代表开展视察、调研等活动,积极为人大开展工作、为代表履职履责创造条件、提供服务,坚决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各项决议、决定,切实维护人大权威。认真履职尽责,在自己的岗位上一如既往恪尽职守、依法履职,开拓创新、拼搏赶超,团结带领全局同志,努力为武昌区建设创新型城区和国家中心城区核心区贡献力量。


以上报告,请予审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