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21日在武汉市武昌区第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15次会议上
区水务局局长 石明辉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2016年12月,我担任武昌区水务局局长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的有力监督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区十二次党代会、区十五届人大会议确定任务要求,团结和带领全局干部职工,坚定信心、担当履责,水务事业发展呈现良好态势,2017年水务局获得全区绩效综合考评立功单位、全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胜单位、全区推动发展专项考评优秀单位、全区深化改革专项考评优秀单位等荣誉称号。
一、贯彻法治思维,坚持依法行政
认真抓好学法、普法工作,特别是加强学习水务工作相关法律法规,坚持依法行政。强化宣传教育营造良好水行政执法氛围、完善水行政执法责任制,做到职责分明、加大河道执法巡查力度,保持打击非法采砂高压态势、强化水源地保护,确保饮用水安全。近两年未发生非法采砂、非法填湖、占湖和非法私接排污管道等违法行为。
二、坚决贯彻、执行区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认真办理区人大常委会及其主任会议审议意见
2017年以来,我局收到区第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3次会议关于对《南湖白沙洲区域排水能力提升工程建设的情况报告》的审议意见、区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9次主任会议对《关于巡司河(武昌段)黑臭水体治理的情况报告》审议意见和区人大城建环保委员会调研沙湖水系排水能力提升工程、区人大常委会专题调研“十三五”水务规划中期实施情况等通知。对这些审议意见和调研工作,我局高度重视,多次召开党委会、办公会进行研究部署并迅速进行了贯彻落实,及时进行汇报。关于南湖白沙洲区域排水能力提升工程。目前相关的工程均已完工,这些工程的实施,极大的提升了南湖白沙洲区域排水能力。关于黑臭水体治理情况。2018年5月,由生态环境部和住建部联合组织的黑臭水体专项督查,认定夹套河武昌段和杨园临江明沟的黑臭已消除、巡司河(武昌段)黑臭水体基本消除。关于沙湖水系排水能力提升工程。通过建设沙湖二通道工程、“四厂合一工程”和完善周边雨污分流系统,极大提升沙湖水系排水能力。关于“十三五”水务规划中期实施情况。我区“十三五”水务规划主要是排水防涝专项规划,涉及175个项目,规划总投资18.35亿元。目前,已启动的相关项目共计76个,涉及投资9.55亿元,占规划总投资的52.04%。我区地表水质量大幅提升,重点水功能区水质有望提前达到IV类国家标准。组织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 2016年、2017年我区单位GDP水耗数据保持2.7%的降低率。
三、认真组织办理区人民代表大会确定的议案、代表重点建议和人大代表提出的意见和建议
始终高度重视人大议案和代表建议的办理工作,坚持把办理好代表建议作为执政为民的重要抓手,以解决群众反应强烈的突出涉水问题为落脚点,形成了三级办理程序、“四个方面”联系和沟通、“五定”责任制和内部督办制度等办理机制,2017年主办区人大代表建议 10 件,主办市级人大代表建议 2 件;2018年协办区人大会议议案 1 件(区人大一号议案),主办区人大代表建议 9 件,主办市级人大代表建议 2 件,确保了办复率100%、与代表见面率100%、代表对办理结果的满意和基本满意率达到95%以上。
四、依法履行职责,全面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一)加速推进改革,补齐工作机制短板。按照区委领导的要求,积极探索水务工作机制改革。通过打破业务条块分割的运行模式,进一步明确责任、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提高了水务应急保障能力,打造了一支调得动、联得上、能应急、战则胜的精干水务队伍。一年多的实践证明,改革取得初步成效,有力的推动了工作。
(二)从严从实,抓好各级班子建设。严格落实省委、市委、区委巡视巡察反馈意见和建议,通过坚持不懈地加强各级班子建设,为水务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一是进一步增强班子凝聚力、战斗力。认真落实民主集中制,按期召开党委会,强化党委班子的核心领导作用。二是进一步加强党委的全面领导。组织对全局原有的各项制度进行梳理、修改、补充和完善,经党委研究形成了党建工作、行政执法、财务管理、机关建设四个方面57项规章制度并汇编成册,进一步把制度的笼子扎紧扎密扎牢。三是优化机关中层干部力量。通过人事调整,从二级事业单位选调一批年轻干部,调配到相关科室,使年龄结构、知识结构、专业结构得到明显优化,大大提高了机关干部的整体素质。四是选优配强基层党支部班子。完成了6个基层支部换届选举,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进一步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
(三)抓好防汛抗旱工作,确保安全度汛。2017年长江武汉段水位最高达到27.73米的超警戒水位,防汛形势严峻,我局坚持以人为本、以防为主、防排结合的工作思路,立足于防大汛、排大涝、抢大险,进一步完善防汛预案,压实防汛责任,储足防汛备料,补齐工程短板,及时启动防汛应急响应,确保了安全渡汛。2018年长江武汉段的水位较去年同期偏低,降雨较去年同期偏少,汛情整体平稳,我局依然未雨绸缪,抓实防汛抗旱确保了度汛平安。
(四)大力推进“四水共治”项目建设,实现系统、科学、依法治水。武昌区率先谋划,报请区机构编制委员会成立区四水共治(区河长制)办公室,完善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突出重点抓好“四水共治”工程建设,2017年投资37926万元,完成筷子湖泵站及出江管道工程、解放路(解放闸-人民医院)主通道工程和老旧社区二次供水设施改造等22项工程;2018年计划投资60896万元,建设包括巡司河、董家明渠综合整治工程和沙湖水环境提升等15项工程,截至11月14日,完成投资47482万元,完成投资占比为78%。
(五)齐抓共管,巩固提升河湖长制体系。通过抓好体系建设、编制科学规划、落实巡查责任、形成工作合力和落实工作监督机制,全面构建责任明确、协调有序、监管有力、保护有效的河湖管理保护机制,切实促进水质提档升级,实现了湖泊水质与水环境持续改善。10月30日下午,全省河湖长制工作经验总结推广座谈会在湖北宜昌召开,区政府副区长胡剑应邀参会并进行题为《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强力推进长江武昌段水质稳步提升》经验交流发言。
(六)多措并举合力治污,打好水污染防治攻坚战。一是狠抓各类水体水质提升。目前,四美塘、内沙湖、紫阳湖、都司湖水质已基本达标,四美塘、内沙湖水质稳定在Ⅲ类及以上标准,紫阳湖、都司湖水质由Ⅴ类提升到Ⅳ类。水果湖、外沙湖水质保持在季节性Ⅳ类标准,水质情况均发生稳定好转。晒湖正在进行生态治理。二是铁腕清除水务项目征拆“拦路虎”。近两年共计拆除影响防洪和河道安全的违法建设约900平方米。完成南安街(静安路—涂家岭路)和2018年海绵城市建设征地面积105.7亩,拆迁1275.61平方米。三是完善雨污分流管网建设,提升污水收集、输送能力。全区140个社区中,规划截流制社区47个,规划分流制社区93个(已分流71个,拟分流6个,省军区无法实施,拟拆迁15个)。2018年沙湖周边13个社区雨污分流目前正在陆续进场施工。按照市政府要求,正在督促武汉大学等5所高校在2020年底前完成高校雨污分流工作。四是先行试点、总结推广,开启“大湖+”生态建设新篇章。积极配合区城管委以沙湖、紫阳湖为试点开展“大湖+”建设。
(七)强化供水保障,提升居民“幸福感”。坚持抓水源保护、抓供水改造、抓水箱清洗,保障了人民群众饮水安全,提高了人民群众用水质量。武昌区保供水建设项目投资金额和改造点位均在全市排名第一。一是抓好平湖门、余家头两大水源地的环境整治与保护,让群众用上优质水。二是加大老旧社区的二次供水设施改造力度,让群众用上及时水。2017年投资3996万元,完成了34个老旧社区的二次供水设施改造;2018年投资1.1亿元对全区81个用水困难的小区进行二次供水改造,计划年内完成的60处点位已全部完工。三是保质保量完成“三无”水箱清洗任务,让群众用上干净水。
回顾近两年来的履职经历,我感到既充实,又欣慰。我们做了新的探索,也取得了新的成效,这里面包含着各级领导的关怀和支持,凝聚着全局同志们的心血和汗水,也得益于相关部门的理解与配合。回想起来,我走上岗位之日,正值“四水共治”“河湖长制”贯彻落实之时,是难得的机遇,更是巨大的挑战,回顾过去,既有成绩也有不足,也是我今后需要努力的方向。一是缺乏专业知识。参加工作以来,长期在街道工作,虽然到水务局工作后能坚持边干边学,但是毕竟水务工作的专业性比较强,干起来还是感觉比较吃力;二是工作成效不尽人意。巡司河治理虽然做了大量工作,但是水质状况依然不乐观,河湖水质依然有反复;三是要避免苛求于人。我个人性格比较耿直,不擅于妥协、退让和变通,认为严管就是厚爱,是对干部真正负责,但是也要注意适当的关心和赞扬,学会保护同志们的积极性,工作的方式方法亟待改进。四是要提高认识水平。特别要增强对工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困难的预见性,针对内部的工作机制改革,要再谋思路、找突破、抓落实,确保改革有序、有力、有效推进。
以上报告,请领导和代表们评议,欢迎对我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我将以这次述职为新的起点,再展新姿态、再创新成绩,届时再向领导和代表们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