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7日在武汉市武昌区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一次会议上
武昌区人民政府代理区长 刘 洁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16年及本届政府工作回顾
即将过去的2016年,是我区改革创新深入推进、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各项事业取得长足进步的一年。一年来,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和各种困难挑战,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大力实施创新和投资“双轮驱动”,不断优化“三区两翼”空间布局,着力在促进转型中稳定经济增长、在完善功能中提升城市品质、在加快发展中改善社会民生,较好完成了区十四届人大五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实现了“十三五”良好开局。
预计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970亿元,增长9%;服务业增加值830亿元,增长9%;公共财政预算总收入188.7亿元,增长9%,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20.5亿元,增长11%(同口径,下同);招商引资总额452.1亿元,增长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35亿元,增长8.8%。
一年来的主要工作情况如下:
一、突出转型升级、项目支撑,全力以赴促增长
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加强经济工作组织领导,开展精准服务企业工程,实施重大项目开工攻坚、楼宇企业属地纳税、招商项目跟踪落地、重点行业纳税服务和500万元投资项目入库等行动,推进经济工作具体化、清单化。多层次、多形式支持企业发展,区领导走访联系企业550家,每月召开“十企座谈会”,协调解决相关诉求400余项。开展中小企业专题培训58场次,搭建平台帮助企业融资6.5亿元。全面落实“营改增”税制改革,为企业减税7亿元。深化商事登记制度改革,新增市场主体1.5万个。
强化招商引资带动。围绕重大项目落户和重点产业发展,大力实施精准招商,积极向国家工商总局申报外资登记授权,成功举办重大项目签约暨重点功能区招商推介会等系列活动,引进神华销售集团华中公司、中铁磁浮交通投资建设公司等世界500强分支机构和研发机构6家,新增华润电力华中公司、世邦魏理仕华中公司等总部型企业20家。强化项目引进和落地,全年组织实施经济和社会发展重大项目187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00亿元,福莱中心、汇通新长江等项目进展顺利,长城汇、联发国际等楼宇投入使用,全区新增商务楼宇面积49万平方米。
加快重点产业发展。推进“新金融特区”行动计划和中部金融高地建设,引进恒丰银行武汉分行、中投证券湖北公司等省级以上金融机构46家,新增长江经济带产业基金群机构13家、新三板挂牌企业8家,金融产业集聚度持续提升。设立武昌文化创意创业基金,百年建筑翟雅阁完成修缮成为武汉设计之都的“客厅”,铁四院、中南电力设计院等一批龙头设计企业“走出去”步伐加快,文创产业支撑力不断增强。优化商贸旅游业空间布局,推动中商百货、万达广场等传统商业提档升级,完善旅游景区公共服务设施,商贸旅游业稳步发展。
二、突出创新引领、动能转换,久久为功强活力
积极推进创新创业。召开全区创新驱动推进会,制定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区工作方案,围绕产业、创新、人才、资金、政策等“五链”统筹,谋划实施创新生态系统建设。立足互联网思维打造立体化创新创业服务体系,线上服务平台和线下“双创”中心建设加快推进。全市首家城市合伙人产业承载基地“九万里”建成运营,8名武汉“城市合伙人”、“黄鹤英才”和18家创新型企业入驻。加强“智慧武昌”建设,总体规划方案编制完成,协同办公系统、政务云、公共数据库等建设有序推进。
加快创新空间建设。“中科武大·智谷”完成概念性规划编制并获批为市级“创谷”项目。启动中科武大协同创新示范基地、5.5双创园、中科院物数所科创空间等建设,引进知卓集团、氪空间、小样社区等国内知名创孵机构。杨园科技园、东创产业园等园区完成提档升级,V+城市合伙人大厦建设加快实施,武昌车联网产业园建成运营。全年共建成各类创新空间14个,入驻企业200余家。
大力培育新兴产业。实施创新型企业加速行动,搭建多层次投融资服务平台,发起成立1.5亿元规模的珞珈创新天使基金和2亿元规模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基金,支持和促进新兴产业发展,全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5家。武昌环保产业联盟组建成立,中船重工719所海洋核动力平台立项为国家能源重大科技创新工程,科贝公司机载高光谱成像仪示范项目启动,中科院物数所高端智能医疗影像项目进入产业化阶段,新兴产业发展态势良好。
三、突出功能提升、品质改善,聚精会神抓建设
加强重点区域建设。滨江商务区核心区概念方案和地下空间深化设计基本完成,武车生活区城市设计及杨园片区规划研究正式启动,绿地中心主楼超过300米,联投中心开工建设,华电研发中心项目有序实施。武昌古城昙华林瑞典教区片、蛇山北坡斗级营片房屋征收进展顺利,项目规划编制取得阶段性成果。华中金融城核心区一期建设稳步推进,中北路沿线襄阳大厦、天风证券、北大资源等楼宇项目实现落地。加大旧城改造力度,完成各类房屋征收1万户、110万平方米。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推进城建攻坚,完成区级总投资42亿元,较上年增长20%。全力保障市级重点工程实施,轨道交通5号线、7号线、8号线房屋征收进展顺利。加快完善城市路网,建成临江大道五期、武珞六巷等道路18条,启动晒湖路、武珞四巷等31条道路建设。努力缓解停车难,新建公共停车场15处、停车泊位2800个。实施排涝治污行动,完成6个湖泊截污、15条大型管涵清淤、14个社区雨污分流和9处重点区域的排水管网改造。全力开展防汛抢险和排渍救灾,高效完成巡司河河道清障和晒湖涵洞应急泵站建设,全区实现安全度汛。
加强城市环境治理。狠抓常态化、精细化管理,城市综合管理水平全市领先。大力实施户外广告、施工渣土、占道经营、违法建设等专项整治,城市面貌持续改善。健全城市垃圾收运体系,新建地埋式垃圾收集站5座,全区385家重点餐饮企业实现餐厨垃圾集中收运处置。严控工地扬尘和餐饮油烟,区域空气质量进一步改善。加大园林绿化力度,新建城市绿道5公里,完成梅家山、沙湖大桥等9处节点绿化和张之洞路、解放路等12条道路绿化提升,洪山公园南坡改造和晒湖公园一期建设完工。高标准完成余家头水厂水源保护区环境整治,受到国家相关部委和省、市高度肯定。扎实开展文明城市建设,城区文明程度指数测评成绩保持全市前列。
四、突出以人为本、民生至上,千方百计谋福祉
大力发展社会事业。扩大学前教育资源供给,新建公办及普惠性幼儿园8所,新增学位2119个。深化教育教学综合改革,建立跨学校、跨片区的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机制,中高考成绩再创新高。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推进武昌医院与杨园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疗联合体建设,完成7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升级改造,首义路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获评全国百强。完成区文化馆改造,开展庆祝建党95周年和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等群众性文化活动522场。更换、安装健身路径及器材500余套,举办区第五届全民健身运动会等大型体育健身活动6场,圆满完成首届武汉马拉松武昌段赛事的组织保障工作。
着力改善社会民生。加大就业帮扶力度,全年新增就业3.3万人,发放小额担保贷款450笔、5200万元,创业带动就业2万人。加强社会保障和困难群众救助,社保扩面新增4.72万人次,发放低保金5538万元、各类专项救助金434.7万元。完善养老设施,新(改)建社区养老院3个、老年人服务中心18家,增加养老床位510张;加强老年食堂建设,满足老年人就餐需求。落实对口农村精准扶贫,实施扶贫项目46个,提供帮扶资金500万元;启动城市精准扶贫,完成入户调查、数据统计等阶段性工作。保障房开工7500套,建成7200套,分配入住8000套。
健全安全保障体系。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大力开展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安全专项整治,挂牌督办整改重大火灾隐患20处。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加大反恐维稳和突发事件处置力度,严厉打击“毒赌黄”和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切实维护公共安全。健全人民调解网络,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认真解决群众合理诉求,着力化解信访积案。规范食品药品管理,努力保障饮食用药安全。加强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维护金融市场秩序。
五、突出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凝心聚力推改革
着力破解发展难题。针对制约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的瓶颈问题,完善区域发展工作领导架构,建立调度例会制度,加强研究谋划,创新机制方法,统筹推进创新发展、财源建设、项目落户和房屋征收等重难点工作。联合地区金融机构和大型企业,共同成立武昌滨江投资有限公司等新型城市建设工作平台,实现融资157亿元。创新与市城投公司、市地铁集团等市级平台主体的合作模式,增强土地规划、项目开发主导权,加快推进旧城改造和功能区建设。
推进社会治理创新。深化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建设,国家民政部对我区三年以来的创建工作进行了实地验收。实施街道大部制改革,按照“4+2+2”模式完成内设机构设置。建成区级网格化指挥中心综合管理平台,形成区、街、社区、网格四级管理架构。出台社区协商议事规则,完善“三方联动”工作机制,推动小区业主委员会应建尽建,促进居民自治和社区共治。加强社区建设,改造提升27个老旧社区基础设施,全区80%以上社区党员群众服务中心面积达到1000平方米。
狠抓行政效能建设。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设立区行政审批局,实行审批职责、事项、环节全集中。加强政务服务体系建设,建立一次性告知、限时办结等13项制度,保障街道行政事务服务中心规范运行。启动“七五”普法,完善区、街行政执法体制机制,进一步调整、规范区级行政权力和政务服务事项,依法行政工作不断加强。严格落实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加大治庸问责和突出问题承诺整改力度,政风环境持续优化。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全面启动,党政机关公务用车改革顺利完成。
各位代表!2016年目标任务的全面完成,为本届政府五年工作画上了圆满句号。区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以来的五年,是武昌集中精力打基础、谋发展、蓄后劲的五年,是综合实力加快提升、城市面貌深刻变化、群众获得感持续增强的五年。
五年来,我们坚持以总部经济为龙头,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经济实力加快提升。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服务业增加值占比超过85%。公共财政预算总收入、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5%和16%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达到1593亿元、2672亿元,是前五年的1.3倍和1.7倍。累计实施经济和社会发展重大项目451个,建成商务楼宇175万平方米,实现招商引资总额1501亿元,引进总部型企业82家。
五年来,我们扎实推进城建攻坚,大手笔谋划重点区域发展,城市功能不断增强。滨江商务区、武昌古城、华中金融城三大功能区加快建设,白沙洲、杨园地区城市改造有序推进,“三区两翼”格局基本形成。轨道交通、桥梁隧道、城市快速路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先后建成,50余条主次干道和支路相继完工,全区累计完成各类房屋征收1000万平方米。深入推进城管革命,大力开展治水、治废、治气行动,武昌天更蓝、地更净、水更美。
五年来,我们充分挖掘文化潜力,持续提升文明程度,城市魅力日益彰显。高标准完成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为全市贡献“武昌经验”。狠抓文化资源整合和文化品牌打造,武昌·长江文化创意设计产业园获批国家级文化产业试验园区,楚河汉街、昙华林成为武汉城市文化新地标。加强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省图书馆新馆、市工人文化宫等一批大型场馆投入使用,群众文体活动日益丰富。
五年来,我们不断加大民生投入,狠抓幸福武昌建设,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率先开展社会治理创新,促进社区多元共治,基层凝聚力和社区服务能力不断增强。大力发展社会民生事业,新增公办及普惠性幼儿园学位5470个,创建国家级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家,新增就业16.9万人次,社会保险总参保206.8万人次,为住房困难家庭发放租金补贴4348万元,老年人、残疾人权益得到更好保障,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4.4万元,增速高于GDP。同时,积极推动民兵预备役建设、国防动员、双拥及民防工作,计划生育、妇女儿童、科普、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对台、档案、史志等事业取得新成绩。
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依法行政,深入推进职能和作风转变,行政效能不断提升。实施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加大简政放权力度,编制权力清单、程序清单和责任清单,法治政府建设不断加强。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从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公务员队伍作风和政府廉政建设取得新成效。主动接受区人大工作监督、法律监督和区政协民主监督,累计办理区人大议案和区政协建议案27件、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2423件,满意和基本满意率超过98%。
各位代表,在过去五年的工作中,我们坚持战略谋划,从区情实际出发,确立创新和投资“双轮驱动”发展战略,实施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以科学的目标定位和路径举措引领武昌可持续发展;坚持统筹推进,在强化重大项目开发建设的同时积极推进老旧城区改造更新,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民生优先,创造性开展“老吾老”行动、城市精准扶贫等工作,增强就业、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能力,不断提升民生福祉;坚持团结协作,千斤重担大家挑,面对防汛抗涝、房屋征收等急难险重任务,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全区上下“一盘棋”,为各项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
五年来,我区先后荣获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区、全国社会工作服务示范地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区、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和湖北省文明城区、湖北省双拥模范区、湖北省计划生育优质服务示范区、湖北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先进城区、湖北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等称号。
各位代表,本届政府任期内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历届班子打下良好基础和老领导、老同志关心鼓励的结果,是区人大、区政协及各位代表和委员认真履职、有效监督的结果,是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各界人士和辖区企业、单位、驻区部队及武警官兵鼎力支持、团结奋斗的结果,更是街道社区、职能部门和广大干部群众和衷共济、埋头苦干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所有为武昌改革发展和现代化建设作出贡献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成绩来之不易,使命任重道远。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武昌发展和政府工作中还存在一些困难和不足:受宏观形势和税制调整等因素影响,固定资产投资等指标出现下降,经济增速趋缓,财税增收面临较大压力;地区高校院所的科研成果就地转化不够,创新驱动发展效应尚未形成;大规模推进城市建设的同时,在系统解决“城市病”突出问题上还存在薄弱环节;民生诉求日益多元,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任务依然繁重;少数政府工作人员主动作为、勇于担当的精神还不够强,宗旨意识、服务观念有待进一步提升。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努力完善举措,竭力弥补短板,让全区人民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变化和成效!
今后五年目标任务
今后五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战阶段,是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核心区的关键时期,新一届政府肩负着继往开来的历史重任。“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国家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国家中心城市等战略目标,为武昌发展带来历史性重大机遇,作为首义之城和省会之区,我们必须坚定信心,奋力作为,切实担负起时代赋予的责任与使命。同时,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转型升级的艰巨任务,也给武昌发展带来严峻挑战。在此重要时期,我们必须保持发展定力,既立足现实,抓好当前事,又着眼未来,谋划长远计;必须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大局观念和创新能力,以有为的情怀、敢为的气魄、善为的智慧、能为的力度,抢抓机遇,攻坚克难,全身心投入到武昌新一轮大改革、大建设、大发展中。
根据区“十三五”发展规划和区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坚持创新和投资“双轮驱动”,紧紧抓住发展第一要务,全力打造经济城市民生“三个升级版”,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努力建设创新动力强劲、经济实力雄厚、文化魅力彰显、社会活力迸发、生态环境优美的创新型城区和国家中心城市核心区。
今后五年,我们将继续坚持创新引领、项目支撑、环境先行,以民生为本,努力实现以下奋斗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公共财政预算总收入、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年均增长9%以上,到2021年分别达到1600亿元、290亿元和163亿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达到1500亿元;城镇调查失业率小于3.7%,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6.8万元以上。
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主要任务是:
一、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教创新中心,促进创新要素集中和创新动能汇聚
加强创新主体培育。扶持建设3—5个企业研发中心、重点实验室、公共技术研发平台,支持科技人才本土创业,促进科研成果就地转化。深化精准服务企业工程,鼓励中小、民营企业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深化区属国有企业改革,不断增强发展活力和抗风险能力。推进人才公寓建设,设立区级人才综合服务中心,引进更多“城市合伙人”与武昌结成“奋斗共同体”,打造人才高地。
加快创新平台建设。大力实施“创谷”计划,加快建设“中科武大·智谷”,打造国家级科教融合与成果转化协同创新基地;按照产城融合理念,吸纳创新资源,承接功能转移,推进“白沙·智慧新城”建设。加强“创谷”、创新园区和众创空间建设,满足创新创业需求。加快“智慧武昌”建设,推广智慧政务、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智慧养老、智慧交通、智慧旅游等应用服务。
促进新兴产业发展。发挥政府引导基金作用,完善创新创业投融资体系,加强对初创企业、孵化项目的扶持,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依托海王科技园和武船、701所、719所等优势企业,发展海洋工程装备、高端船舶制造业。加快建设武昌环保产业技术创新合作平台,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支持中科院物数所等单位发展高端智能医疗设备制造业。鼓励大型医疗机构搭建网络服务平台,探索新型数字化健康管理服务模式,加快发展康复医疗、健康养生产业。
二、建设具有全国竞争力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和城市功能完善
壮大总部经济和高端商务服务业。进一步整合辖区优质载体、空间平台与配套资源,积极引进世界500强及国内百强企业来武昌设立总部或区域总部与分支机构。规划建设一批高端商务楼宇和功能性建筑,拓展总部经济发展空间。构建功能完善、服务规范的中介服务体系,加快发展科技服务、会议会展、评估咨询等高端商务服务。
推动互联网+产业融合发展。加强“新金融特区”建设,发展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新业态,构建创新活跃、服务高效的现代金融产业体系。支持大型文化传媒企业运用网络技术开发新媒体产品,创新服务模式,提高市场竞争力。鼓励大型商业企业和连锁机构发展电商平台,拓展营销渠道,提升经营效益。加强互联网在旅游消费领域的融合应用,促进旅游服务理念、模式和业态创新。
加快打造重点功能区。基本完成滨江商务区土地整理和旧城改造,加大高端服务业项目引进和建设力度,打造武汉国家中心城市功能承载区和形象展示区。完成武昌古城昙华林、斗级营保护性整治,全面实施蛇山以北区域综合改造,使之成为彰显历史文化名城新貌的靓丽风景线。基本完成华中金融城一期及中北路沿线改造,按照“一轴一片”建设布局,承载更多大型金融机构落地,打造中部地区有影响力的区域金融中心。白沙洲、杨园地区按照产城融合理念,全面启动改造建设,整体提升区域发展功能。
统筹建设基础设施。加快构建内外畅达、高效便捷的城市交通系统,辖区新增轨道交通线路4条,总体规划的快速路、主干道基本建成,次干道、支路建成率达90%以上。加强停车场所规划建设,优化配置,方便出行。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改善城市排水管网系统,提高城市防汛排渍和污水收集处理能力。加强城市地下空间开发,推进地下综合管廊建设,优化利用城市发展空间。
三、建设中部地区对外交往的重要窗口,促进经济外向度和文化辐射力提升
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积极开展国际交往与合作,鼓励外资以参股、并购等方式参与辖区企业的兼并重组,支持有条件的上市企业引进国外战略投资者,培育一批本土跨国公司。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大力引进跨境线上交易平台和外贸综合服务类电商企业。支持辖区龙头企业承揽海外工程、服务、项目等国际业务,开创对外合作新局面。
深化对外文化交流展示。挖掘武昌人文底蕴,彰显首义文化、红色旅游等区域特色。积极参与长江中游城市群合作交流,传承发展“长江文明”。打造昙华林、斗级营等文化创意创业园,展示古城文化魅力。围绕“江流贤胜、大成武昌”主题,创作系列文化艺术产品。加强对外宣传推介,吸引海外客商来武昌投资兴业。
提升城区国际化功能。引进和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熟悉国际惯例的人才,推动对外交流深入开展。参照国际标准与规则,提升城市经营管理水平,争取更多的国际机构和组织落户。推进国际性街区、医院、学校建设,创造国际化工作、生活环境,打造留学目的地和外籍人士生活圈。在建筑规划和景观设计中融入多元文化,塑造开放、包容的城市形象。
四、建设全国社会治理示范区,促进社会全面发展和民生持续改善
完善社会治理体系。以凝聚群众、巩固基础为根本,做强街道、做实网格、做优服务,打造共治共享社区共同体。深化社区居委会、业主委员会、物业企业三方联动机制,推进社区、社会组织和社工联动,提升社区自治水平。完善区、街、社区、网格四级管理体系,提高社会治理与公共服务能力。深化“平安武昌”建设,完善人民调解“武昌模式”,积极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推动社会事业发展。多层次扩大就业渠道,推动充分和更高质量就业。践行绿色教育理念,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深化优质均衡发展,彰显“学在武昌”品牌。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推进医药分开、分级诊疗和医养融合,形成新型公共卫生服务和医疗保障格局,努力打造“健康武昌”。积极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引导文化资源向基层倾斜,推动全区文化事业繁荣发展。
增强社会保障能力。推进社会保障服务均等化、管理精细化,提高各项社会保险待遇水平。完善养老服务政策,加强养老设施建设,构建多样化养老生态圈。加大精准扶贫力度,全面完成脱贫目标。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做好因病、因灾致贫群体和残疾人帮扶工作。大力筹措公共租赁保障性住房,改善困难群众居住条件。
五、建设全国知名的生态文明城区,促进人文素质提升和环境品质优化
强化精神文明示范引领。深入实施“文明武昌”建设行动,不断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区文明程度。坚持用先进典型引领城市精神,营造健康向上的社会舆论氛围。扩大吴天祥小组品牌效应,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努力建设彰显武昌文明新高度的“志愿之城”。围绕政务诚信、商务诚信和社会诚信,积极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打造“诚信武昌”。
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保护。强化山体、水体、绿地等自然基本生态控制线保护,持续改善湖泊水质,提升城市生态涵养与保育功能。加快沿江、环湖、依山绿道建设,加强公园、社区及公共场所绿化,打造一批林荫景观道路,形成“一园一品、一路一景”,不断提升城市颜值。构建资源节约利用体系,倡导绿色出行、低碳生活。
提高城市综合管理水平。加快智慧城管建设,增强快速发现和处置问题能力。落实常态化管理,着力解决违法建设、交通拥堵、占道经营、油烟扰民等突出问题。推进垃圾分类和收运系统建设,强化道路桥梁、城市家具管理养护。创新城市管理体制机制,提升法治化、市场化、精细化水平,力争中部领先,进入全国一流行列。
各位代表,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历史使命,一届政府有一届政府的责任担当,今天的奋斗将成就明天的荣光。面对未来五年目标任务,我们将继续保持高昂的斗志和务实的作风,脚踏实地,砥砺前行,不负重托,不辱使命,向全区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我们坚信,武昌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2017年工作建议
2017年是新一届政府的起步之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以上,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0%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以上。
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致力于产业提质增效,潜心打造经济升级版
以创新发展为动力,加快重点产业优化升级,完善项目支撑引领,强化招商引资带动,不断提升经济综合实力。
更宽领域推进创新创业。加强“创谷”、创新园区、众创空间三级载体建设,形成层次分明、各具特色的“双创”空间,新增面积10万平方米。深入推进“中科武大·智谷”建设,完成科创大厦一期招商和二期园区改造,加快中科院小洪山科学城东区改造和科教融合创新基地建设。完成V+城市合伙人大厦、太库孵化器等创新园区建设,实现招商运营。支持珞珈创客小站、首义千家创客社区等众创空间建设。依托辖区高校及科研机构,共建联合创新实验室和产学研联盟,提供科技金融支撑,促进科研成果就地转化。
更高层次谋划产业发展。继续推进“新金融特区”行动计划,引进省级以上金融机构17家。深化国家级文化产业试验园区建设,推进昙华林、斗级营片区文化创意产业项目实施。加快绿地缤纷城、南国昙华林等商贸业项目建设,积极引进易贝、亚马逊等企业开展跨境电商综合服务。充分挖掘与整合旅游资源,推进湖北云旅游客厅建设,围绕重点景区和旅游热点,打造特色文化旅游精品,增强拉动效应。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持和促进719所海洋核动力平台、中科院物数所高端智能医疗影像设备等项目建设。
更大力度推动项目落地。加快重点片区土地整理和前期策划,组织实施一批经济和社会发展重点项目。持续推进项目攻坚行动,加快绿地国际金融城、武汉华邑酒店等48个在建项目建设,推动嘉顺国际大厦、药检专科学校片改造等14个项目开工。落实招商工作责任制,建成招商展示中心,举办重大项目推介、产业发展论坛等招商活动,引进世界500强分支机构3家、研发中心1家和总部型企业18家,完成招商引资总额540亿元。
二、致力于环境宜居宜业,精心构筑城市升级版
以功能区建设为重点,加快城市改造更新,推进城市综合管理,强化生态保护,不断提升城市承载力。
狠抓重点区域改造。围绕重点功能区建设,加快旧城改造和城市更新,全年完成各类房屋征收1万户、110万平方米以上,实现土地出让8宗、300亩以上。滨江商务区核心区完成控制性规划报批,启动秦园路至四美塘片土地整理,推进新生路片、绿地以北区域部分地块出让和项目落地;加快联投中心、华电研发中心等项目建设,推动绿地中心主楼实现结构封顶。武昌古城全面完成昙华林瑞典教区片、蛇山北坡斗级营片房屋征收,启动保护性修缮和改造建设。华中金融城加快核心区一期公建项目建设,基本完成中北路沿线用地整理。白沙洲地区启动白沙新城南片房屋征收,实施明伦街片、鹦鹉洲大桥武昌岸棚户区改造;杨园地区推进铁机路、铁四院等片区改建。
狠抓基础设施建设。编制海绵城市建设规划,积极争取市级支持,推进长江沿线、湖泊及港渠排口改造,实施南湖、白沙洲等区域排水能力提升工程,完成巡司河黑臭水体治理和筷子湖新泵站建设。加强地铁站点、部分主干道周边疏解道路和杨园、晒湖等片区微循环路建设,全年建成道路18条,启动30条道路前期工作。新增停车泊位2000个以上,全面完成停车场三年建设计划。推进轨道交通5号线、7号线、8号线和新武金堤路、和平大道南延线等市级重点工程房屋征收,保障项目建设进度。
狠抓生态环境治理。启动白沙洲生态环保转运站建设,提高生活垃圾转运能力。大力整治违法建设、占道经营、渣土污染等城市顽疾,进一步改善市容环境。实施立面美化,更新和平大道、武汉大道等主次干道门面招牌,提升沙湖岸线景观亮化水平。加大武昌火车站等重点区域环境综合整治,营造美丽、和谐城市形象。推进“绿满武昌”工程,提升10个社区和8条道路绿化档次,新建城市绿道10公里,新增绿地10万平方米。建设区级能源智慧管理平台,强化清洁生产审核,降低能耗。加强长江武昌沿岸水源地保护,完成紫阳湖、都司湖等水体生态修复。
三、致力于幸福指数提高,倾心绘制民生升级版
以兜底线、补短板为前提,增强教育、医疗、文化供给和服务能力,大力营造安全稳定和公众参与的社会氛围,不断提升民生保障水平。
提升社会保障能力。加强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新增就业1.8万人,社保扩面新增4.8万人次。精准施策,为1.1万名困难群众购买大病附加保险,帮助1000名城市扶贫对象脱贫,同时按要求完成对口农村帮扶脱贫任务。新建社区养老院2个、老年人服务中心10个,增加床位300张,创建老年人宜居社区28个,完成区社会福利院提档升级,满足多层次养老需求。依托阳光家园,帮扶残疾人就业。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落实一批公租房项目。
加快社会事业发展。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和学区布局,完成珞珈山小学、积玉桥学校、都市经典配建学校建设,推进南湖二小、新河街学校、武珞路中学等学校改扩建。大力实施名师名校长工程,提升学校办学品质。启动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档升级,加强医疗联合体建设,医养融合床位达到400张。积极开展道德讲堂、经典诵读等主题活动,将文明风尚全面融入群众生活。持续开展文化惠民工程,启动区档案馆、图书馆建设改造,为群众送文化活动100场、电影400场、图书2万册。服务保障好马拉松、渡江节等赛事活动。进一步加强民防、双拥、妇女儿童、科普、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对台、史志等工作。
强化社区综合治理。加强社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4000万元,对24个老旧社区进行综合改造;投入2800万元,实施惠民项目。加强社区工作者和社会工作者培训,提高履职和服务能力。推进社区“两委”成员依法进入小区业主委员会,鼓励在职党员和社区居民积极参与社区建设,提升社区自治水平。完善物业服务考评制度,强化物业企业监管,提高物业服务水平。夯实网格基础,提升问题发现和处置能力,及时回应和解决群众诉求。
筑牢公共安全体系。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启动视频监控系统三期建设,完善立体化、信息化治安防控体系,依法惩治违法犯罪行为,严厉打击暴力恐怖和邪教组织活动,确保区域安全稳定。落实阳光信访、责任信访、法治信访,妥善化解各类矛盾纠纷。推进消防、交通、建筑、特种设备等重点领域隐患排查治理,确保不发生较大安全责任事故。深入开展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工作,保障“舌尖上的安全”。依法打击假冒伪劣和价格欺诈等行为,切实维护市场秩序。
四、致力于政风务实高效,不断提升行政工作效能
以改进作风、提升效能为重点,切实加强政府系统党建工作,持续打造廉洁政府、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不断开创政府工作新局面。
加强廉洁建设。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严格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认真执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和《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等党纪党规,切实加强政府系统党建工作和干部队伍思想政治建设,以良好政治生态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始终牢记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全面落实“一岗双责”,加强常态化教育、监督和管理,深化治庸问责和专项治理,对各类违纪违法案件零容忍、严惩治。抓好公务员队伍职业道德和能力水平建设,巩固“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成果,激励政府工作人员履职尽责、干事创业、为民服务。
规范行政行为。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责。严格遵循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进一步完善政府法律顾问制度,提高依法科学民主决策水平。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切实做好行政复议、行政应诉工作。认真执行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决议,坚持重大事项向人大报告、向政协通报制度,办理好人大议案、代表建议和政协建议案、提案。围绕城市建设、民生保障、行政审批等重点事项,加强政务信息公开,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深入推进“七五”普法,广泛开展依法行政示范单位、依法诚信示范企业、法治示范学校创建活动,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优化政务服务。落实“放管服”改革要求,进一步理清职责边界,优化职能配置,促进政事分开和简政放权。完善区行政审批局运行机制,做到审批职责、审批事项、审批环节“三个全集中”,实现“一枚印章管审批”。加强智慧政务建设,促进业务协同和资源共享,推进行政服务事项网上公开和网上咨询、申报、办理,方便企业和群众办事。严格落实权力清单、程序清单、责任清单,建立健全负面清单。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推动公共服务市场化。
各位代表,新一届政府的集结号已经吹响,时代赋予重任,人民寄予厚望,我们唯有更加拼搏才能铸就新的辉煌。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励精图治,真抓实干,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为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区和国家中心城市核心区而努力奋斗!
名 词 注 释
(按名词出现先后顺序)
①“城市合伙人”计划:2015年7月,市委、市政府提出力争5年内,重点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引进聚集10名国内外顶尖人才、1000名产业领军人才及100名知名创业投资人、1000名各类天使投资人,培育集聚20万名青年研发创业人才,带动形成100万产业大军。
② “创谷”计划:2016年3月,市委、市政府提出用三年时间,在符合条件的区,打造10个以上“创谷”,集聚“城市合伙人”,承载自由创新和全面创新改革试验。
③ “4+2+2”:指街道内设机构模式。按照市里统一要求,设置党建、公共管理、公共服务、公共安全4个办公室;结合武昌实际,设置区域发展和党政2个办公室;建立街道网格化管理指挥中心和街道行政事务服务中心2个服务平台。
④ 城镇调查失业率:为科学统计失业情况,国家逐步以城镇调查失业率替代原来使用的城镇登记失业率,具体指城镇调查失业人数占城镇调查从业人数与城镇调查失业人数之和的比。
⑤ “老吾老”行动:系我区特色敬老助老工作举措,具体指安排千名干部进百家社区助千户老人。
⑥ “一轴一片”:指华中金融城总体规划范围内的中北路金融主轴和华中金融城核心片区。
⑦ “一岗双责”:领导干部在担负业务工作责任的同时,还要承担党风廉政建设责任。
⑧ “放管服”:指中央对转变政府职能的改革要求。加强简政放权,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加强监管创新,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优化政府服务,提高办事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