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国敏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城中村综合改造后期优化发展的建议》收悉,首先感谢您对政府工作的支持,对我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心。该代表建议分办到我委后,委党组高度重视并联系相关部门一起进行了专题研究。根据建议所阐述的内容,现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武昌区“城中村”改造工作于2004年启动,沙湖村和紫阳村在2006年前即完成改制;2009年柴林头村、余家头村、团结村、三角路村、姚家岭村、余家湖村、向阳村、风光村等8个“城中村”全部划转至武昌区后,相继开展了综合改造工作,目前除风光村未启动外,总体目标基本达成。但是也如您提到的,城中村改制企业发展和经营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企业人才储备不够、经营管理能力不足,资产管理效率较低,企业与市场对接、招商引资方面比较薄弱,产业与武昌区域重点发展产业方向错位等。区委、区政府对“城中村”综合改造及后续产业发展定位非常重视,于5月初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并提出具体工作部署。结合您的建议和目前正在推进的工作,我们拟下步重点开展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强化党建引领,引导存续企业规范法人治理结构,谋求良好发展
区领导在“城中村”综合改造会议上,强调首要任务是强化党建引领,培养强有力的领头雁。区委组织部将负责拟订方案,各街工委主抓此项工作,引导城中村存续企业进一步完善股东大会、监事会、理事会等法人治理机构,明确各自权利义务以及议事程序和规则,进一步规范集体资产股份制企业经营过程中的表决机制,并建立行之有效的经营绩效考评、责任追究等机制,以改善城中村改制企业体制管理现状。协助企业寻找好的合作伙伴和优秀的职业经理人,解决企业管理水平和资本运作效率不高的困境,激发企业活力,更好地融入武昌区经济建设的大潮。
二、引导“城中村”存续企业合理进行产业发展谋划
产业是区域发展的关键,目前由区发改委牵头,委托市地空中心对“城中村”产业用地编制规划导则。武昌区城中村经济主要产业以家居建材业、房地产业、零售业、金属制品业、餐饮住宿业、建筑业、租赁业等一般产业为主,现代服务业特别是高端服务业较为缺乏,居民收入主要依赖于房屋租赁收入和土地开发补偿金。对比产业发展类型,“城中村”改制后的存续企业缺乏高新技术产业。根据规划导则,要引导“城中村”企业向现代金融、文化创意、科技服务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附加值高的产业发展,使其产业领域与武昌区壮大发展总部经济和高端商务,推进重点产业集群发展的整体思路相吻合,以谋求长远发展。
三、协助“城中村”存续企业根据产业发展有针对性地招商
招商部门将会进一步加强与城中村产业发展的对接,通过运营投资武昌微信公众号,丰富发布信息内容,开发制作武昌区楼宇信息管理系统APP,嵌入微信公众号,实现招商信息与项目实时网上发布、网上对接、在线互动、信息共享。如果“城中村”有需要,可以组织熟悉区内投资环境和产业资源的招商人才协助存续企业有针对性地招商,或者区里返租村产业用地。针对有需求的“城中村”,协助存续企业聘请的招商团队,指导招商方案更接“地气”,避免招商方案太“高大上”而与武昌及所在城中村实际情况不符。
四、加强对“城中村”存续企业项目建设服务和政策支持
积极推进城中村改造的重点项目建设。建委、发改委前期已从拆迁情况、还建情况、产业用地情况、遗留问题等方面对余家湖村等8个城中村改造情况进行梳理汇总,便于更加精准的为城中村改造项目提供支持服务。积极协调解决城中村存续企业项目推进中的问题,同时以全区区域经济发展工作调度会、全区投资工作委员会等平台为载体,定期研究包括城中村存续企业项目在内的重点项目推进情况,如果存续企业项目在推进中存在问题,可邀请城中村主要负责人参加投资工作委员会会议,与区领导面对面,专题研究会商。如果在区级层面还无法解决,须积极对接市有关部门,寻求支持。
2018年5月28日
主管领导姓名:李武军 联系电话:88936233
经办人姓名:李丰、邓媛嫣 联系电话:88936149
邮 政 编 码:43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