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代表工作 > 代表活动
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 推动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 为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武汉篇章贡献人大力量
发布时间:2023-01-31 09:06    打印     阅读次数:

 

武汉都市圈区域协同立法第二次联席会议召开。

 

市人大常委会开展《武汉市养老服务条例》立法调研。

 

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举行“水污染防治工作”专题询问。

 

市人大常委会组织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执法检查。

 

市人大代表江汉代表小组以“楼宇连心桥 民意直通车”为主题开展代表“三进”活动。

 

市人大代表武昌代表小组进社区开展“代表半月谈”主题活动。

刚刚过去的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年,是武汉市第十五届人大常委会依法履职的第一年。

这一年,市人大常委会在市委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二十大精神,深入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人大工作会议精神,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丰富和拓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武汉实践,不断提高人大工作质量和水平,在新时代武汉高质量发展中彰显了人大担当、贡献了人大力量。

【立法篇】

2022年,市人大常委会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制定和修订法规8件,集中修改、废止法规34件,为武汉改革发展提供了法治保障。

■ 推动优化营商环境成果制度化法治化,提振市场主体信心《武汉市企业和企业经营者权益保护条例》是武汉市优化营商环境法规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全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特别是“放管服”改革和优化营商环境持续深化,这部已实施15年的法规亟需修订。

条例的修订,充分吸收我市近年来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成果,规范、固化企业和企业经营者权益保护工作有益经验。此外,还邀请市工商联、武汉企业家协会、武汉企业联合会等组织、深度参与,召开各类企业座谈会,收集意见建议100余条,对企业反映强烈的经营者人身权财产权保护、信用修复、清理拖欠账款等问题作出了积极回应。

常委会组成人员在审议中一致认为,该条例修订,有利于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提振市场主体信心。

■ 探索创新“小切口、小快灵”,区域协同立法实现“破题开篇”

“协同立法作为立法领域的新事物,对于落实和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2022年8月3日,武汉市第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表决通过《武汉城市圈公共交通一体化促进条例》,区域协同立法实现“破题开篇”。

在省人大常委会统筹指导下,武汉市人大常委会牵头推进,黄石、鄂州、孝感、黄冈、咸宁等六市人大常委会制定地方性法规,仙桃、天门、潜江等三市人大常委会作出相关决定。九市采取“6+3、法规+决定”的协同立法形式,助推同城化发展。

该条例瞄准城市之间交通衔接的痛点、难点问题,着力推动九市市际公共交通“规划同编、基础设施同建、运营线路同定、政策支持同保、服务监管同标”,这是“小切口、小快灵”立法的一次生动实践。

■ 推动构建多元化养老服务体系,切实发挥法治保障作用

“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推动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2022年11月23日,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武汉市养老服务条例》,对居家养老服务、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养老服务等作出规定,推动全市养老服务健康发展。

每个区至少配置一家综合性公办养老中心;每个街道、乡镇至少配置一家具备机构照护、日间照料、上门服务等功能的养老服务综合体;每个社区(村)至少配置一家养老服务网点……条例在养老服务设施、规划与建设方面作出规定,明确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可以开设社区食堂、助餐点等服务场所,为有需求的老年人提供助餐服务。

市人大常委会还修订《武汉市献血条例》,规范采血、供血、用血工作,提高全市用血保障水平;制定《武汉市地质灾害防治和地质环境保护条例》,建立有武汉特色的地质灾害预防、应急、治理和地质环境保护制度;对《武汉市数字经济促进条例》等8件法规项目开展立法调研。

【监督篇】

2022年,市人大常委会聚焦中心工作和民生问题,实行重点监督、专项监督、持续监督,共听取审议“一府一委两院”工作报告18项,督办大会议案2件,开展执法检查6次,组织专题询问1次,助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扎实督办大会议案,推动加快全市数字经济发展

数字经济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下的引领产业,是国内城市竞相发展的焦点。2022年1月,在市十五届人大一次会议上,171名市人大代表联名提出的《关于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助力武汉高质量发展案》被确立为大会议案。

2022年初,市人大常委会听取审议市政府关于议案办理工作方案的报告;年中,组织专项视察,督促推进议案办理进度和质量;年末,听取审议市政府关于议案办理情况的报告,并进行满意度测评。

通过办理该项议案,出台了《武汉市数字经济发展规划(2022-2026年)》《武汉市支持数字经济加快发展若干政策》等,我市数字新基建、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和数字化治理等工作迈上新台阶,在全国的显示度、影响力持续提升,为打造全国数字经济一线城市、新型智慧城市打下坚实基础。

■ 市区人大上下联动,依法守护“一江碧水向东流”

“在执法检查过程中,要突出法律责任落实、流域治理、生态环境修复等工作重点,发挥执法检查‘法律巡视’利剑作用。”2022年8月1日,在收听收看省人大常委会《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执法检查培训动员视频会议后,市人大常委会第一时间召开执法检查工作动员部署会。

这次执法检查,采取市区人大联动方式开展,对照长江保护法要求,从规划编制实施、岸线保护、环境修复等20个方面,督促有关方面落实法定责任。

紧盯各级环保督察、巡视巡察及“回头看”、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警示片反馈问题整改等关键点,执法检查组全面摸排工作推进情况。8月12日,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主任会议听取了长江保护法执法检查工作情况的报告,督促推动解决执法检查发现的突出问题。

为了“护一城净水、绘两江画廊、显三镇灵秀”,市人大常委会在开展执法检查的同时,打出“组合拳”。

“水”是武汉最大的特色、最大的优势之一。如何保护水资源、治理水环境、修复水生态,做足做优“水”文章?2022年9月20日,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举行“水污染防治工作”专题询问会。

“如何加强对工业污染源全过程有效监管?”“如何以更大力度推进海绵城市建设?”……会上,14名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3名市人大代表直奔主题提问,推动全市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协同治理。

■ 开展执法检查,助推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2022年6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颁布施行一周年。9月8日,市人大常委会召开乡村振兴促进法执法检查动员会议,强调要突出检查重点,坚持问题导向。这次执法检查,采取政府部门自查、检查组集中听取汇报、实地检查、走访座谈、查阅案卷资料等方式开展。

2022年10月,执法检查组分别赴东西湖区、黄陂区实地开展执法检查活动。11月23日,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听取审议执法检查工作报告,推动乡村振兴促进法在我市全面有效实施。

2022年,是《武汉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实施的收官之年。9月20日,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听取审议市政府关于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实施情况的报告。会后,相关专门委员会加强跟踪督办,促进我市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代表工作篇】

2022年,市人大常委会坚持“人大代表是代表人民依法参加行使国家权力”这一职责定位,加强代表工作能力建设,支持和保障代表依法履职,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主体作用。

■ 代表“三进”活动走深走实

打造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武汉品牌

后湖街道秀泽园小区92个单元进行了门禁系统修复;有关部门在建设新村重新铺设下水管道,解决600多个家庭和商户生活污水排放问题……江岸区人大常委会完善“群众提事、会议定事、联动办事、群众评事”闭环体系,动员代表广泛参与“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

“早就盼着修路了,太感谢你们了!”2022年4月26日,在江汉区人大常委会督办《关于加快推进北部区域道路建设改造的建议》现场,一位社区居民激动地说道。这件事关22万居民“出行难”的代表建议,源于一场代表“三进”活动。江汉北部区域多条道路存在不同程度破损、灰尘噪音扰民的情况,居民反映强烈,代表们多次现场调研、广泛听取意见、提交建议。

2022年,市人大常委会第三年持续开展人大代表“三进”活动。一年来,在市人大常委会统筹指导下,13个区人大常委会结合各自实际,实施“一区一品”“一街一策”,打造了“人民议事厅”“代表直通车”“民情民意联系点”等一批特色鲜明的工作品牌。全市297个代表小组、116个专业小组开展活动4918次,基本实现活动全动员、代表全编组、街乡全覆盖。

■ 探索“互联网+”新模式

实现民呼我应“全天候”

“外墙脱落,墙体渗水,屋内发霉,这是小区400多户居民的心病。”2022年3月30日,汉阳区新城春天里小区居民何国华扫码,添加了市人大代表的微信。在外地出差途中的市人大代表立即通过申请,远程协调问题妥善解决。

不掉线的“人大版”民呼我应,缘于汉阳区人大常委会启动的“民情民意联系点”活动。人大代表进选区,将个人微信二维码公布在居民家门口。短短一个月,百余名人大代表与2500余名居民成为微信好友,点对点、全时段收集意见建议。

2022年是新一届人大代表履职的第一年。全市近1200个代表工作室、联络站提档升级,各区积极探索“互联网+”新模式,线上线下相结合,为代表联系群众开辟“快速通道”,实现民呼我应“全天候”,代表实现工作在一线开展、素质在一线提升、建议在一线收集、作用在一线发挥、队伍在一线锤炼,代表小组活动更加务实有效。

■ 413件代表建议落地见效

推动解决一批事关发展和民生的突出问题

“市政府共收到市人大代表建议413件,这些建议紧扣党委政府中心,聚焦民生关切,对推动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升城市能级品质、稳就业保民生等工作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2022年11月23日,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听取审议市政府关于十五届人大一次会议以来代表建议办理情况的报告。 通过办理代表建议,推动解决了一批事关发展和民生的突出问题。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获批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2家国家重点实验室列入首批全国重点实验室标杆实验室;2家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揭牌;获批建设国家区块链发展先导区、人工智能应用先导区。 城市功能品质得到提升。建成微循环道路100条,新增机动车停车泊位14.5万个;改造老旧小区428个;建成各类公园102个,新建绿道100公里。 促进保障和改善民生。新增留汉就业创业大学生31.7万人,帮扶就业困难人员就业3.5万人;新建普惠性托育机构23家,新增社区老年人服务中心(站)90个;新改扩建中小学和公办幼儿园65所。